面對肉雞市場的持續低迷,山東白羽雞生產加工企業欲共同探索產業轉型升級之路。近日,在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和山東省畜牧協會的組織下,山東十家肉雞加工企業共同參加了“食安山東—肉雞生產與健康消費面對面”活動,通過營造正知、正解、正向的消費市場,促進肉雞產業的轉型升級。
據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監測,當前山東省毛雞平均銷售價格7.59元/公斤,創年內新低,同比下降28.46%,白羽肉雞毛雞出欄更一度持續在3元以下,屠宰企業產品庫存增加、雞肉銷售遲緩或停頓、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雛雞價格大幅下跌使行業發展步入困境。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局長馮繼康介紹,周期性價格波動、突發事件、祖代雞引種量過大、生產穩定性差等都是沖擊肉雞行業的主要因素,尚未根據中國人的習慣和現實需求開發出特色產品,終端消費挖掘不深也不利于拉動終端消費。山東是全國肉雞生產和出口第一大省,產業化運營也走在全國前列。據行業統計,2014年全省雞肉產量386.14萬噸,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有地方家禽保種場有11個,祖代肉種雞場3家,存欄量占全國30%以上;有父母代場251家,除滿足本省需要外,20%雞苗供往省外;商品生產規模大,年出欄100萬只以上的肉雞場160家;有規模以上肉雞屠宰企業149家,屠宰量居全國首位。
本次活動邀請了營養、育種專家以及食品監管部門負責人,就肉雞營養與膳食結構、肉雞培育進展史、市場監管等方面進行了公益宣傳;通過對肉雞生產加工實地錄像,拍攝肉雞生產全過程、加工全環節,為消費者全面展示從生產到餐桌的全過程;同時邀請了教育系統、餐飲行業、機關后勤及商超行業的消費者代表,與生產企業進行銷售對接。
與會專家提出了肉雞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路和建議。在產業增值增效方面,一是推進精深加工,培育以雞肉為原料的方便食品、快餐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消費需求;二是加快綜合利用,開展功能營養產品開發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領域的研究;三是加大品牌創建,重點從公共安全品牌、有機、綠色品牌創建上實現突破。在產業支撐方面,一是創新生產組織模式,組成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提升生產水平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加強企業間橫向聯合,組成發展戰略聯盟。在拓展市場消費方面,一要準確把握消費需求,二要積極宣傳引導消費,三要開拓多元化消費市場,四是研發適合白羽雞的烹調方法、加工工藝和深加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