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解析中國蘋果產業的喜與憂

   日期:2015-10-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5    評論:0    

  蘋果原產于歐洲、中亞、西亞和土耳其一帶, 19世紀中葉,西洋蘋果傳入中國。目前,蘋果在東北、華北、華東、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世界最大生產和消費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和消費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總量的40%以上,在世界蘋果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從2011年至2014年,種植面積和產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

  從消費需求來看,近年來,全國每年人均鮮蘋果消費量達13.2公斤,超過8.2公斤的世界人均消費水平。有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年人均鮮蘋果消費量在14公斤左右。按國家有關部門的預測,今年鮮蘋果消費量能達到14.2公斤。從出口需求來看,近年國內蘋果出口量平均增幅19%左右。預計今后仍將保持上升趨勢,按照年出口遞增量計算,今年有望達到170萬噸左右。

  仍具較大發展潛力

  盡管中國蘋果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但與其他蘋果生產國相比,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一是總量規模優勢。中國是世界蘋果生產大國,蘋果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3。一方面隨著土地流轉、家庭農場的推進,新型果園種植面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另一方面蘋果深加工技術的提高,將會助推蘋果加工業的進一步提升,無疑對蘋果的種植起到拉動作用。

  二是地理資源優勢。以西北地區為代表的中國黃土高原,這里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低,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富含鉀、鈣、鎂、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完全符合優質蘋果生產的7項氣象指標。

  三是科研力量雄厚。以陜西省為例,陜西有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引領的涉果農業院校6所,果業科研機構20個,蘋果試驗站8個,匯聚了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和1/3的功能研究室崗位專家。陜西創造了“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優果生產4項技術,初步建立了蘋果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陜西還擁有蘋果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基礎。全省107個縣(區)中蘋果生產基地縣有43個、數量名列全國第一。還是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濃縮蘋果汁加工基地。

  四是價格優勢。中國蘋果的競爭對手主要是美國、新西蘭、日本和歐盟等,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蘋果生產勞動力成本低,蘋果生產成本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另外,隨著科學施肥理念的深入與植保新技術的采用,優質農資產品的選用極大地提升了果品口感。記者在陜西洛川、白水、渭南,山東棲霞,山西吉縣等地采訪時了解到,中國優質蘋果的生產成本僅為0.8元/公斤左右,而且中國出口蘋果的價格也相對較低,一般為300~500美元/噸,比世界平均價格低39.1%。

  快速發展可從六方面突破

  專家認為,中國蘋果產業快速發展需要從六個方面進行突破。

  一是調整品種結構。陜西省渭北果區秦冠、紅富士品種占到80%以上,而早、中熟嘎拉、美國8號、陜嘎3號、富紅早嘎等僅占10%~15%,加工果汁的高酸度蘋果更少。品種老化、品系雜亂、良種比例少,未形成地方特色品種,競爭力不強,品種多樣性差。

  二是提升果品質量。盡管各級政府和果業技術部門近幾年加大力度宣傳和大力推行果實套袋技術,生產無公害果品,但在實際生產中果實套袋只占1/2或1/3,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三是政府引導果農科學種植。做強不做大,通過內部交流、技術培訓、外部考察等方式,培養小規模種植,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產業。

  四是轉變思路,構建蘋果商業模式。逐漸實現育苗、種植、產收、加工、包裝、冷鏈產業化。引入借助電商、與商家聯盟、家庭農場,形成農資種植銷售一體化,全面提升中國蘋果產業化程度。

  五是營銷科學化。目前,果農所采用的蘋果營銷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守株待兔”,農民將蘋果收獲以后放在家里,等著客商上門收購;另一種是“提籃叫賣”,走街串巷地銷售蘋果。未來需要更多的營銷技巧。

  六是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加快完善營銷體制、加速整合品牌資源、建立全程蘋果種植服務體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