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安徽省安慶市今年秋糧單產增幅在3.5%左右,預計總產204萬噸,較去年增加13萬噸。
然而,豐收帶給農民的不是喜悅而是憂愁。盡管糧食增幅達3.5%左右,而從目前情況看,秋糧價格降幅要大于這個數字,部分秋糧品種降幅甚至超過了20%。據各地農戶反映,今年的大豆價格是每斤1.8-1.9元,比去年每斤2.2-2.3元低0.4-0.5元,平均降幅為18.18%;玉米收購價為每斤0.8-0.9元,較去年每斤1.1元少0.2-0.3元,降幅在18.18-27.27%;水稻機口稻收購價每斤1.05-1.10元,比去年低0.1-0.2元,降幅在10%左右,同時,扣雜質、扣水分點明顯多于往年,一般今年扣除水分點要比去年高2-3個,雜質也要高1-2個點,這樣,扣除水分雜質要比去年多3-5個點,并且每個點比去年1.5元高0.5元。僅從扣除水分點、雜質和降價三個方面看,每百斤稻谷要比去年低15-20元。每畝損失在150元以上,而今年物化投入和人工開支等成本較去年增加40元左右,這樣就相當于今年每畝比去年少收入190元。按照部分種植產量高的農戶每畝增收100斤稻谷計算,增收也只有110元上下,將增收與損失兩比可知,今年農民增收的部分幾乎損失在“價格”和“成本”上了,如果這種現象不制止,農民將面臨著增產反而減收的窘境。
更令人擔憂的是,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因滿倉無法收購,導致私人企業轉向觀望甚至停止收購,農村出現無人收購的現狀,當前,正是水稻成熟季節,秈稻不及時收割就會出現落粒,導致產量損失和浪費,如果天要下雨就有可能造成糧食霉爛損耗。
在這里,希望各級政府領導、有關企業和部門急農民之所急,想農民之所想,解決“低價”和“賣難”問題,絕不能讓農民兄弟“流汗”又“流淚”,切實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