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讓市場監督時間無淡季 空間無漏缺

   日期:2015-10-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28    評論:0    
   編者按隨著執法力度加大,專項行動密集,種子市場檢查、整肅在時間上無淡季,在空間上無漏缺,在具體實踐中,許多地方還根據各自特點摸索出新模式新做法,比如京津冀的三地聯合檢查,江蘇的縣域種子市場秩序評價,張掖市的事先預警,事后從快從重查處等等。本期市場掃描即通過各地的做法為您展示今年秋季種子市場檢查行動中的新內容。
 
  京津冀 首次聯查確保三地全覆蓋
 
  近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種子管理機構聯合開展“京津冀種子繁育基地聯合巡查行動”,對北京市密云縣、天津市薊縣和河北省承德市玉米種子繁育基地進行普查,抽取了當地主要制種公司繁育的所有玉米品種,并對當地種子市場經營的小麥種子和蔬菜種子進行了檢查。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開展種子聯合執法行動,共同對種子源頭實施監管。
 
  北京市密云縣番字牌村和河北省承德縣均是本省市重要的玉米種子繁育基地,具有幾十年的制種歷史,制種技術比較成熟。但是近年來,當地制種面積不斷縮小。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制種基地西遷甘肅新疆;二是精播種植方式盛行,用種量減少;三是當地許多農民認為制種勞動量大且成本逐年增加,種植意愿不斷降低。
 
  檢查發現,密云、承德兩地制種企業嚴格按種子生產許可證規定的地點、品種生產種子,不存在無證生產、未經許可生產授權品種等行為,制種田隔離區設置合理,去雜及時,父本行割除徹底,種子生產檔案記錄詳實、完整。執法人員按照檢驗規程在田間采摘玉米果穗,分別作為真實性檢測樣品、轉基因成分檢測樣品和備份樣品。抽樣覆蓋被抽檢企業所有8個玉米品種,代表面積1萬畝。
 
  時值三秋,各經銷店銷售的種子主要是小麥和蔬菜。天津市薊縣是重要的蔬菜、小麥種子集散地,其蔬菜種子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郊區銷售量比較大,被列為本次活動檢查的重點區域。檢查組對每地4~8家經銷店進行檢查,發現三地種子包裝標簽比較規范,種子經營檔案記載比較完整,但有些經銷店存在銷售散裝種子現象。對于來源于其他兩地涉嫌有問題的種子,尤其是涉嫌未審先推、無證經營、套牌經營、假冒包裝的,由本地執法人員查處經銷店,其他兩地執法人員進行記錄、調查取證,追蹤本地種子生產企業。
 
  玉米種子真實性和轉基因成分檢測是本次種子基地聯查行動中的重點,樣品真實性檢測由北京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和天津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共同完成,轉基因成分檢測由農業部種子及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完成。對于在聯合檢查行動中發現的違法行為,每地種子管理機構根據掌握的線索和證據進行徹查處理,處理結果向其他兩地通報。
 
  本次京津冀聯合執法,對建立三地信息共享、長效協查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同時加強了種子源頭治理,規范了交界地區的種子經營秩序,打擊了假冒種子經營許可證編號、假冒種子包裝等“隱蔽型”違法行為,為農民用種安全上了一道保險。
 
  江蘇 1800萬元支持縣域監管服務
 
  當前江蘇各地秋播種子市場進入沖刺期,種子企業已基本完成種子出庫鋪貨,市場購銷兩旺,全省農業管理部門集中力量聚焦市場監管。據悉,為確保今年秋播用種安全,江蘇省農委在9月初即下發秋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突出檢查重點,按照年初全省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時序進度,全面推進秋季種子市場監督檢查工作。目前,各地普遍結束以持證種子企業、批發商、專業化服務組織等為主體的第一輪檢查,進入市場銷售門店檢查階段,累計完成抽查種子樣品2000多份。針對多省交界、質量事故糾紛多發、制售假劣種子問題嚴重地區,重點檢查群眾舉報、標注TM或無包裝標識種子,重點跟蹤有違法行為記錄的種子企業、批發零售門店。抽查樣品統一送至有資質的種子檢驗機構,重點樣品和重點品種由省農作物種子檢驗中心統一安排品種純度和真實性室內分子檢測及田間種植鑒定。
 
  為確保監管工作成效,江蘇從今年開始推行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綜合績效評價,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縣域種子市場秩序評價”工作,對縣域內品種布局、經營秩序、市場監管、種子質量、案件查處、種子事故處理、監管能力建設等指標進行綜合考評評價,通報評價結果。省財政為此拿出1800萬元專項經費,專門支持各地開展種子安全監管服務,完善種子檢驗等技術支撐條件,建立新品種展示、安全測試、以及品種真實性檢測基地。
 
  各地在推進種子市場監管過程中,還探索出了新模式和新做法。比如泰州市就瞄準規模經營主體良種需求方向,成立了全國首家以服務家庭農場為主的地市級專業社會團體——“泰州市家庭農場服務聯盟”,為會員提供種子供應、金融信貸保險、農技社會化服務等各類服務。并組織種植大戶與供種企業對接,加強生產用種知識培訓,降低供種價格,引導規范選種。如東縣將種子事故糾紛列入政府“12345”公共服務熱線受理事項,建立種子管理、農業執法、工商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動應急響應處置機制,48小時到達糾紛現場開展調查取證,快速處理涉及違法行為。應急機制建立以來,該縣種子部門已牽頭妥善處理種子矛盾糾紛100余起,涉案種子價值120多萬元,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張掖 調查取證第一時間到現場
 
  近日,國家級種子基地(張掖)管理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甘肅省張掖市農業局同時下發文件,就依法嚴厲打擊搶購、套購玉米種子違法行為和加強基地監管提出嚴格要求。基地管理協調領導小組要求甘州、臨澤等地政府及時發布打擊搶購、套購玉米種子違法行為的通告,公布舉報電話,組織農業、公安、工商部門聯合執法,形成高壓態勢。各玉米制種鄉鎮須履行合同交售種子,對往年有私留倒賣種子行為者重點監管,同時成立護種隊,采取值班、巡邏等方式,遏制違法行為發生。基地管理協調領導小組還要求各地農業、公安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取證,對擾亂執法、聚眾鬧事人員依法嚴厲查處。
 
  張掖市農業局則上報了張掖市種子基地生產秩序執法監管情況。為使《張掖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家喻戶曉,落到實處,各區縣制定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對有違法行為的村委會和企業提前告知風險,種子管理部門負責人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社包地塊,鄉鎮政府向縣政府承諾,村委會向鄉鎮政府承諾,社(井)向村委會承諾。除了一預警、二承包、三承諾機制,農業、公安部門還堅持早掌握、早介入、早監管、早處置原則,及時掌握土地經營人的種植意向,同時將《玉米制種風險預警告知書》發放到每個制種戶手中。
 
  在嚴把企業準入關口方面,對通過企業信用等級評估的企業授信并公布授信企業名單,實行市、縣、鄉三級準入制度,對企業提出的生產面積嚴格把關,有效防止有資質企業超規模落實面積,杜絕了無資質企業和個人非法落實玉米制種基地。
 
  今年,農業部對張掖種子基地檢查中共發現27起涉種案件,截至目前,27起案件涉案面積5453.31畝,涉案種子202.648萬公斤(果穗),并案為26起,監督銷毀違禁種子田4起,已行政處罰結案4起,正立案查處18起。違法制種田青貯處理117畝,涉及案件10起。轉商種子7.26萬公斤(果穗),涉及案件4起。待沒收種子65.14萬公斤(果穗),涉及案件3起。當事人保存晾曬種子123.6萬公斤(果穗),涉及案件4起。待查種子去向6.408萬公斤(果穗),涉及案件2起。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