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午,秋高氣爽,萬里無云。在融安縣長安鎮銀洞村九洞屯的山坳里,只見成片的羅漢果藤猶如大地的綠鋪蓋,鋪滿了山坳的棚架,一個個拳頭大的青皮羅漢果掛滿棚架,一派豐收的景象。在該縣統戰部扶貧干部(駐村指導員)吳進良的幫助和指導下,村民張森明正在基地里忙著采摘羅漢果,半個小時后,就將采摘到的一擔羅漢果運送上三馬車,樂得合不攏嘴。
原來,他就是今年春剛種植羅漢果的專業戶。
據張森明介紹,羅漢果因具有止咳潤肺、降血壓等良好功效而被人們所熱捧,被譽為“東方神果”。
其原產地在廣西桂林,最佳生長海拔為400~500米。而他敢于“吃螃蟹”,今年2月,夫婦倆借過春節走親訪友之機到永福縣壽城鎮農村向親朋好友學習羅漢果的種植技術,并買下學習光碟和資料。回到家后,在該村九洞屯的山坳投資2萬余元,請農民工整地,開畦,先后買了優質漢果組培苗1000多株,種植了10畝羅漢果。于是夫婦倆開始起早貪黑大干一場。
功夫不費苦心人,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迎來了豐收喜悅。“長勢十分喜人喲,明年還要擴大規模。”張森明說,羅漢果豐收在望,畝產在1.1萬個左右。他們于今年9月25日開始采摘,到目前已采摘3萬余個。采摘期可持續到11月底,保守估計總產量在近9萬個左右。按照今年的生果行情大果0.75元/個、中果0.50元/個、小果0.35元/個來算,今年的毛收入約有3.82萬元。嘗到甜頭的他準備明年啟動深加工,發動村民再擴種50多畝,并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村民種植羅漢果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