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城市當白領,偏到山村做豬倌。這事發生在一個名叫王娟的女孩身上。10月13日,筆者驅車經過一番周折,來到廬江柯坦鎮葛廟村,走進“萬源特種豪豬養殖場”。一個20歲剛出頭、留著齊耳短發的女孩子樂呵呵地迎上前來,自我介紹:“我是王娟,是這里的場主。”王娟一直隨父母生活在銅陵市,大學畢業后,她只身來到父母的老家廬江養殖豪豬,經過幾年的磨練,如今儼然一副小老板的“派頭”。
步入廠區,并非人們想象中的養殖場吵吵鬧鬧的那樣,而是顯得相當的寂靜。新引進的200多只種豪豬寶寶個個精神飽滿,在養殖場里奔跑撒歡。“豪豬是一種野生珍稀種類,經人工飼養訓化后,成為家庭自繁自育珍稀養殖動物。豪豬全身都是寶,每公斤豪豬肉市場價超百元,內臟均可入藥,一頭成年豪豬至少能賺100元。”王娟一邊領著筆者參觀一邊介紹。
在與王娟聊天時,她有點靦腆,說話十分謙遜。2011年,王娟畢業于鄭州工業大學設計專業,原本家人和自己理所當然地認為,畢業后找個穩定的工作就心滿意足了。不過,王娟在大四時開始對特種養殖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說出想法時,父母都堅決反對,由于我的堅持,他們逐漸改變了看法。”王娟說。
王娟在畢業實習的一年多時間里,除了學習,還多次到全國各野生馴化特種養殖場調研考察。在井崗山一家野生養殖場,場主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她,并以竹鼠招待她。就餐時,場主告訴她,目前市場最受歡迎的野味莫過于兩種,一種是竹鼠,一種是豪豬,建議她選擇其中一項,因地制宜地去發展。
為了選好項目,王娟專程到全國第一家豪豬養殖基地拜師求教。為了尋找最佳養殖場地,王娟和父母三次到廬江縣考察,在縣林業局和畜牧獸醫局的支持配合下,在柯坦鎮葛廟村選中了一遠離村莊的廢棄企業場房,通過多方協調,與企業老板簽訂了10年的承租協議,一次投資300多萬元興建“萬源特種養殖場”,首次從外地養殖場引進30組(每組3只)優質種豪豬入圈安家落戶。
“豪豬是雜食性動物,主要吃玉米、紅薯干等糧食,再配以少量蔬菜。”豪豬聽到王娟的說話聲,都跑到欄邊,她隨手投些食物。豪豬每年產2胎,每胎產仔2-3只,懷孕期三個多月。筆者看到豪豬產下十幾只小仔,跟小老鼠似的。“這都是剛剛生下來幾個小時,小豪豬身上這個刺不是特別明顯。”王娟介紹,“它自己吃奶,那個母豬喂奶長大,生長速度很快,三個月可以長到9斤左右。”
“現豪豬都不出售,全部用來繁殖。”王娟告訴筆者,豪豬的主食為玉米、山芋、黃豆等,就地取材、大量收購也會增加農民收入。她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等養殖場辦好了,她還要興辦“特種養殖合作社”,帶動周圍村民興辦特種養殖場,發展壯大特種養殖業。
一個大學畢業女孩子跑到山村創業養豪豬,在十里八鄉傳為佳話。“她在當地名氣很大,大家都佩服這個城里小丫頭有勇氣、能吃苦。”村民們都為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