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湯頭鄉嶺腳村果農吳澤寧、葉仁接的果園里,漫山遍野的果樹上,一個個金黃的蜜柚掛滿枝頭。
吳澤寧、葉仁接是湯頭鄉嶺腳村遠近聞名的果農,七年前兄弟倆引進平和蜜柚和譚甜蜜柚,經過多年的科學種植和優化管理,每到金秋時節,果實飄香,一片豐收景象,掛滿蜜柚的果樹成了兄弟倆的勤勞致富樹。
吳澤寧介紹,他的蜜柚有黃柚、紅心柚、雙紅柚三個品種,單株最高產量可達255斤,單他一戶預計可采摘十幾萬斤蜜柚。而無法想象的是,這片近百畝的豐收盛景,無論是接下來的采摘、搬運,還是此前的鋤草、噴藥等勞作,不知要花費多少心血。
葉仁接(右)向福建奇跡生物科技工作人員介紹,使用有機肥后,譚甜蜜柚初見成效。
“因為工價太高,我們不舍得雇請工人,都是夫妻倆自己管理,肥料一年要下三四次,每月除一次草。”吳澤寧說,看著柚子成熟,陸續有客戶來洽談,也有不少游客來采摘,勤勤懇懇終于有了收獲,心里真是樂開了花。
同是種植蜜柚的弟弟葉仁接,果實收成與哥哥不相上下,但與哥哥走較傳統的種植模式不同,葉仁接大膽嘗試有機農業,首次施用酵素有機肥,促使果實提質增產。如今看來,葉仁接嘗試初見成效,譚甜蜜柚還未由青轉紅,果肉已清甜可食,成熟時更是香甜可口。
“以前像這么綠的果子會酸一些,用了有機肥,葉子大而厚,果子個頭也較大,因為果樹沒有缺什么元素,果子變得比較甜。”葉仁接說。
據了解,吳澤寧一家兄弟成了湯頭鄉勤勞致富的典型戶,共種植蜜柚約200畝,其果實個大皮薄、肉甜汁多,銷售可觀,每年每戶帶來大約20萬元的收入。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把一棵棵果樹變成“搖錢樹”,詮釋著最美農民的致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