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生產中,要想保證農作物良好的產量和質量,離不開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料的使用。但是過度使用農藥化肥,這樣的耕作方式卻與現在人們追求的綠色無公害的生態理念相矛盾。當人們都在質問“零農藥、零化肥”這樣的生態農業在當下是否可行時,在資興有一家120多畝的生態農場,開始探尋純生態農業的可行出路。
這段時間,王仁鋒微店中的生態紅米、生態黑米、干豆角、小南瓜、泡椒等農產品訂單一路暴漲。
資興三都高橋村四面環山,地理氣候環境都十分適宜打造生態農場。生態農場,不僅僅是周邊環境無污染那么簡單,王仁峰堅持整個作物耕種生長過程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肥。因為山腰的土壤本來就不肥沃,在不使用化肥的情況下,要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王仁峰決定選擇全部使用農家肥。
生態農場場主王仁鋒:自己做的堆肥,你看里面有一些,包括茶枯,然后包括一些其他的一些,做出來的堆肥,就是說用于改良土壤,土壤改良以后就是它的有機質增加,作物得病的幾率要低。
農場中的長豆角、香瓜,還有從印度引進種植的彩椒都長勢良好。在農場的一些菜地中,我們發現不少被害蟲瘋狂啃食的蔬菜。因為不使用農藥防治害蟲,王仁鋒就嘗試用辣椒、茶枯調制一些自制的殺蟲劑代替農藥,雖然與農藥比起來,見效沒那么快,但是王仁鋒說,他會繼續堅持走生態農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