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省隆安縣現代化香蕉生產基地里,一系列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正在被推廣使用,帶動生態鄉村發展,實現了田園清潔、增收兩不誤。
在位于那桐鎮的廣西金穗公司香蕉生產基地里,綠油油的香蕉林長勢喜人。每兩列香蕉樹之間,都堆起一排鼓鼓囊囊的白色地膜。“香蕉收割完畢后,我們把砍下的香蕉稈、香蕉葉堆積在一起,撒上一些生石灰,堆漚到明年就能制成有機肥。香蕉稈、葉回填技術,相當于給香蕉田穿上了‘保暖內衣’,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和中微量元素含量,改良土壤酸度并提高土壤保蓄水能力,還能預防長草。”廣西金穗公司管理員介紹。該基地香蕉種植每年使用的塑料膜達8.75噸,為杜絕白色污染,隆安縣引入環保企業,把該縣農用塑料膜統一回收加工,真正實現了蕉園生產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在蕉園一側的生產控制房,是該基地香蕉生產的核心區域。在掛墻顯示器上,猶如“開心農場”游戲般的動畫界面,實時顯示出基地內每片香蕉田的土壤狀況,一旦儀器檢測出哪個地塊需要補充營養,工作人員在控制室里輕輕一按,就能借助全自動滴灌系統,把經過科學配比的水肥補充到該地塊中。這片生產基地占地約2500平方米,有了全自動滴灌技術,每天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就能完成全部灌溉。此外,為了減少農藥污染,該基地還推行綠色植保技術,采用先進的頻陣式誘蟲燈防止香蕉病蟲害發生。 一系列清潔生產方式的應用及嚴謹的生產流程,保證了當地較高的香蕉品質。
在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下,2014年,隆安縣香蕉種植面積總數達24.98萬畝,投產18.26萬畝,產量36.61萬噸;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625元以上,是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