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在即,為保一庫清水北送,湖北省十堰市已全面進入取締網箱養魚階段。29日,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率先清理約350只網箱,根據計劃,十堰境內約15萬只網箱將逐步于明年底前清理完畢。
湖北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今年7月,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和鄖縣先后啟動了丹江口庫區網箱養殖清理工作,成立拆除網箱養魚指揮部,出臺專項治理整治實施方案。根據計劃,今年10月底調水前是集中取締階段。
據十堰市水產局局長石崇明介紹,十堰市山區耕地少,但丹江口庫區水面寬廣適宜養殖,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網箱養魚興起,并逐步成為國內集中連片、規模較大的網箱養殖片區。漁業成為十堰一些縣市農業的優勢主導產業。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要逐步拆除庫區現有的網箱養殖、圍網養殖設施,嚴格控制人工養殖的規模、品種和密度。因為網箱養魚尤其是投入水庫的養魚飼料對于水庫溶解氧承受能力帶來挑戰,影響庫區水質。為保一庫清水北送,十堰市作出要求,必須全面取締網箱養魚。
據十堰市市長張維國介紹,為保障漁民利益和拆除網箱養魚工作順利推進,十堰各縣市多方自籌資金,搭建融資平臺,積極拓展銷售市場,幫助漁民加快成魚銷售。同時,全市制定統一獎補標準,試點先行,限期拆除,并對取締網箱的養殖戶轉產轉業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