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爽,提神!”在惠州市博羅縣泰美鎮車村村,一些聞香而來的“吃貨”,搶先來到該村300多畝檸檬園體驗。據悉,該村檸檬園種植的是臺灣品種,經過改良,前兩年種植的100多棵檸檬已掛果。據悉,近年來,惠州市博羅縣泰美鎮大力培育特色農業,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其中,良好的生態吸引了一些臺灣投資商到該鎮發展水果種植。
日前,從泰美圩鎮驅車,沿著蜿蜒的水泥村道,約20分鐘來到車村村的一個小山丘。丘陵上,工人忙著給檸檬樹澆水,檸檬樹上掛著青青的檸檬,讓人垂涎欲滴。檸檬樹還比較矮小。“這些品種是萊姆,前年從臺灣引進的,樹齡不大,只有四五年。”檸檬園技術人員吳萬勇說,該品種檸檬顏色為青色,皮薄,汁水很足,味道較酸。“用其自制檸檬水,最好加點蜜糖。”
“咦?奇怪了,怎么同一棵樹上,有的果子可采摘,有的剛結出,還有的居然才開花?”望著同一棵檸檬樹上“花果同存”現象,游人們好奇地問。在臺灣種植檸檬20多年的吳萬勇說:“這種檸檬一年四季均可結果,邊開花,邊結果,邊采摘。”在泰美鎮種植檸檬兩年多,他說,這邊的氣候和臺灣有些不一樣,有時雨水較多,溫度較高,這種同一果樹上“花果同存”的現象還沒有在臺灣明顯。同時,這個丘陵的土質有點偏酸性,對檸檬樹的成長有些不利,他正逐步用有機肥進行改良,調節土質的酸堿性。
經過兩年多的嘗試,臺灣檸檬種植步入正軌。“現在仍在進一步摸索,今年種植面積擴大到300多畝。”吳萬勇說,雖然氣候、土壤有異,不過這邊山好水好,種出來的水果品質不錯。
正如吳萬勇所說,如今,不少臺商看到泰美鎮山清水秀,農業資源豐富,也都到該鎮發展現代農業。如今,該鎮已引進臺灣番石榴、嘉寶果、菠蘿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