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浙江長興葡萄為何異軍突起?

   日期:2015-09-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7    評論:0    

  白露節氣,在全國葡萄的版圖上,浙江長興的葡萄正好處于盛產期。今年,長興葡萄種植面積達到4.23萬畝,從這里銷往全國的葡萄每年多達5萬噸。

  很多人知道,太湖流域的長興縣,土地富饒,偏酸性的土壤適合葡萄生長。不過,更多的人可能不知道,十年前長興還只有800畝葡萄種植面積。

  從這一顆小小的葡萄開始,長興果農種出了一番天地。不少地方都來到長興取經,可長興的果農卻說著兩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這是怎么回事?

  新品種,老品種,哪個更吃香

  長呂公路兩邊,各有洞天。

  一邊是陳淦泉的長興紅稔葡萄合作社,一邊是楊佰堂的佰堂家庭農場,不過3分鐘的步行路程,卻種著截然不同品種的葡萄。

  坐在自己家綴滿葡萄的藤架下,楊佰堂慢悠悠地點起一支煙。

  “市面上最常見的葡萄品種藤稔,這里一株也沒有。”說起自家的葡萄,這位老農指著佰堂家庭農場里一條近50米的葡萄藤長廊,廊上掛著飽滿晶瑩的青葡萄,顆粒并不大,在藤葉間錯落有致。

  “這是黃玫瑰,我去年從云南新引進的品種,今年市場價30多塊一斤,是藤稔的近10倍!”這位老農對于自己與眾不同的“寶貝”,語氣里都是驕傲。

  在長興,如今不少農戶種葡萄之前,都要來打聽一下,楊佰堂家今年種什么,又出了什么新花樣。在這位老農的葡萄園里,總有著長興最新的葡萄品種。當地的農戶們都說:楊佰堂的葡萄園是個“百寶園”。

  這些年,“百寶園”花樣百出,馬路對面紅稔葡萄合作社的負責人陳淦泉卻“絲毫不動”。他主要種植四種葡萄:藤稔、紅提、醉金香和夏黑,都是最常見的葡萄品種,售價每斤最高也不超過10塊,其中藤稔種植面積就占了整個合作社的65%。

  陳淦泉對于自己合作社的經營模式信心十足,新品種價格高,但產量低,市場小;自家的“屌絲”品種價格低,但產量高,銷路好。今年合作社里平均每畝葡萄銷售額在2萬元和1萬6千元之間浮動。盡管今年天氣連綿多雨,也完全不存在滯銷的現象。

  “新品種賣到60塊一斤,合作社里的人眼紅,問我要不要趕著去種新品種。”面對合作社里人的提議,陳淦泉一口回絕。紅稔合作社成立了8年,陳淦泉帶著農戶們跟周邊10多個城市、20多個水果市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合作社里360戶農戶都相信他的判斷。“我問合作社里的農戶,60塊錢一斤,比肉還貴,你舍得吃不?他們聽了直笑,也不再提了。”

  重市場,精管理,哪個更重要

  1996年,楊佰堂從自家的4畝地開始,成為長興縣最早一批葡萄種植戶。

  第一年,他種的是最普通的藤稔,自己挑著擔沿街叫賣,每畝就創下了8000多元的收益。那時候一個雞蛋只要2毛錢,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在300元左右。楊佰堂從此開始認定,葡萄一定能夠帶著自己家鄉,走上致富的道路。

  轉折發生在1999年。

  那一年,杭嘉湖地區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葡萄地里的水足有一米多深,整整一個月不退。楊佰堂和長興縣的葡萄種植戶們一樣,顆粒無收,只能在洪水退去后補種上一點蔬菜,貼補家用。

  這件事給楊佰堂很大的觸動,他開始思考,農業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局限,農戶可以把握什么?

  第二年,楊佰堂開始琢磨起其他品種。他遠赴遼寧,引進了新品種“黃玫瑰”和“拉黑布拉多”,在長興縣試點種植,產量和售價都比普通的藤稔要高上6倍以上。2000年,楊佰堂第一個把葡萄新品種“美人指”引進了長興。

  附近的農戶都說,楊佰堂把準了市場的脈搏,一次也沒錯過。

  也是這一年,陳淦泉種下15畝葡萄。如今,紅稔葡萄合作社已經是長興縣最大的葡萄合作社,共有3000多畝。陳淦泉從事葡萄種植之前做了多年的生意,用自己積累下來的豐富市場經驗,帶著合作社的農戶們一起主動向外拓展,跑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十幾個農展會。

  陳淦泉種的葡萄雖是“屌絲”品種,但在種植上也往精細化發展。

  紅稔葡萄合作社里的畝產都控制在2500斤以下,堅持不用生長激素。陳淦泉隨手拎一串葡萄,上下抖動了幾下,渾圓飽滿的葡萄一顆也沒有落下。

  “當時疏花疏果別人根本看不懂,甚至還有人看我是糟蹋東西,來攔我的。” 陳淦泉說,一根藤上可以吸收的養分有限,果結得多了,營養和口感就一定跟不上。

  第一批果實豐收的時候,陳淦泉這15畝葡萄口感、賣相都優,收購價格每畝比平均價高了5000元。長興縣的葡萄種植戶們開始恍然,原來不是結的果越多,掙得就多。

  新奇特,大眾化,哪個是未來

  從“美人指”開始,楊佰堂一路“敢為天下先”,成為長興葡萄種植的一面別樣旗幟。

  2011年,他又在長興縣里第一個引進新葡萄品種“陽光玫瑰”。這種葡萄口感好、賣相佳,掛果當年就供不應求。長興縣上只有楊佰堂和他的一個表親家里種植了這種葡萄,在2011年,徹底成了楊家的“賣方市場”。那一年,藤稔平均價格在4塊錢一斤,新品種“陽光玫瑰”則賣到了60塊。

  楊佰堂平時最愛聽在上海當兵的兒子講上海的新鮮事:上海的水果店連鎖的多、賣的水果有中國臺灣、日本和東南亞的……他說自己能感覺到,顧客的觀念在變,批發商跟著顧客也在變。

  每次引進新品種,老伴總是心有不安,楊佰堂總是安慰她,落后就要挨打,種葡萄也是一個道理。“十年前網上能賣水果不?市場在變,怎么能十年前種藤稔,十年后還在種藤稔?” 楊佰堂說起話來中氣十足,一個反問句讓我們啞口無言。

  不過,在陳淦泉看來,卻有另一個故事。“大眾才是大市場。”15年來,這句話陳淦泉一直掛在嘴邊。

  “這些年長興葡萄最大的發展,就是成了產業,采購商會上門來了。” 在陳淦泉看來,這些年最讓他欣慰的變化,是長興兩個字走進了葡萄采購商的心里。

  如今,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江蘇、安徽、浙江其他地區的批發商會開著貨車來長興采購葡萄。“新品種就是物以稀為貴,市場小,會把采購商吸引來么?規模小,能成現在的氣候么?” 陳淦泉反問道,在他看來,正是長興農戶們近年來抱團發展,葡萄產業有了集聚效應,才使得長興這兩個字打響了名號。

  陳淦泉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肉該是肉的價格,葡萄該是葡萄的價格,合理才能長久。多年的從商經驗,他看著許多新興事物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紅火過一陣之后又消失了。“藤稔是最普通的品種,也是最多人吃的品種。”這個半路出家的農民,堅持走大眾化路線。

  一個長興縣,不同的葡萄種植戶勇于嘗試不同的模式,本身就體現出了錯位發展,全面占有市場的雄心。這些本身,可能正是長興葡萄異軍突起的原因。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