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nvestec期貨公司的一份報告,受收入增長壓力及不充沛雨季等因素推動,印度種植戶傾向購買更廉價的農化產品。
印度農戶甚至忽視廉價農化產品的潛在危害,根據第三方做出的公司業務分析(channel check)做出最省錢的選擇。大量數據表明,在過去兩個種植季,農戶面臨種植盈利的壓力,他們開始購買較低價格和具有潛在危害的非專利農藥。
農化公司印度Rallis和Dhanuka Agritech表示農戶購買力下降。Dhanuka Agritech總經理M.K.Dhanuka稱,“由于農化市場表現低迷,大多數產品的價格開始下降。”
許多人認為價格下降僅局限于某些非專利農化產品或受氣候影響的地區,或是因為原料成本下降所致。但情形并非如此。品牌產品也開始降價銷售,降價趨勢開始蔓延到肥料和種子等其他農化產品。種植戶的肥料消費模式從磷酸氫二銨等復合肥轉向磷含量低的更便宜的產品。
種子公司也感受到了價格的沖擊。Kaveri種子公司作為印度最大的棉籽銷售商之一,在六月的這一個季度中的銷售額下挫20%。但種子市場的價格影響因素與其他農化產品不同。由于棉花價格不具有吸引力而且農戶轉向種植其他作物,棉籽需求減少,致使價格承壓。
但農戶緊縮成本可購買的農化產品畢竟有限。因此,售價更低的灰色市場應運而生。農戶一直在縮減成本,導致今年灰色市場的銷售額更高。據官方資料統計,灰色市場棉花種子銷售額已經占到總銷售額的50%,先前幾年的平均數為20%。
以上情形對股價也產生了影響。Kaveri種子公司自4月23日印度氣象部首次播報雨季預測以來股價已經下跌50%。Coromandel International和Dhanuka Agritech的跌幅在20-26%范圍內,而印度Rallis下降了4%。各大公司正在考慮對策,采取擴大銷售范圍等措施來增強業績。這些措施能否見效還要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銷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