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寧夏經過多年的研究,創造了一次性施肥技術,一次性施肥技術滿足作物全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解決作物后期追肥困難,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一項有效措施。一次性施肥技術是針對寧夏自2009年以來,在南部山區大面積推廣玉米覆膜保墑技術,由于產量大幅提高和地膜覆蓋,玉米生產中基肥施用和苗期追肥困難,造成玉米生長后期出現脫肥而減產的現象,而提出的一項以施用控釋型氮肥為主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該項技術的核心內容是控釋型氮肥和磷、鉀肥組合成控釋配方肥,在玉米等作物播種前或播種時一次性基施入土壤滿足作物全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解決作物后期追肥困難,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一項有效措施。
我站自2010年起在寧夏不同生態區域開展控釋型肥料引進和篩選試驗,經過近5年的不斷摸索,共開展各類田間試驗93個,累積在玉米、馬鈴薯等作物上示范推廣“一次性施肥技術”5000多畝,初步研究出了符合不同生態區域玉米、馬鈴薯等主要作物一次性施肥技術專用“控釋型配方肥”,作物應用控釋型配方肥全生育期不脫肥,穩產增產效果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應用樹脂包膜控釋尿素為原料的控釋配方肥一次性基施,對作物種子或移栽幼苗十分安全。在施肥方法上,無論是撒施后旋耕還是在種植作物行側溝施,對出苗均無影響,作物出苗率為86.5%--94.4%,與施用常規肥料沒有明顯差異;二是一次性基施釋放期90天以上的控釋肥或不同釋放期組合的控釋肥,后期不脫肥,保產增產,增產率為3.0%-29.2%。三是在同一目標產量下,控釋型配方肥氮肥施用量與常規氮肥相比減少10%-20%,不會造成作物減產,化肥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四是一次性施肥技術簡化了農事操作環節,操作簡單,減少施肥勞動投入,農民樂于接受。
為進一步深化我區“一次性施肥技術”研究,2015年8月19-20日,自治區農牧廳科教處邀請寧夏農林科學院前院長戈敢、寧夏大學何文壽教授等專家對寧夏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實施的“一次性施肥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項目”進行了現場觀摩和研討,專家組分別觀摩了銀川市蘆花鄉水稻、玉米一次性施肥技術試驗示范和鎮北堡鎮寶實酒莊50畝葡萄一次性施肥技術試驗示范,同心縣丁塘鎮河草溝村300畝玉米一次性施肥技術10%減量示范,固原市原州區中河鎮旱作農業玉米、馬鈴薯、西芹等一次性施肥技術試驗示范綜合展示區;并且聽取了寧夏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一次性施肥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進展匯報。
通過現場觀摩,專家組對我站開展的“一次性施肥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一致認為:應用“控釋配方肥”的“一次性施肥技術”符合當前農業施肥發展的主流方向,對推進我區化肥零增長進程,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勞動投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該項技術適合我區不同生態區域推廣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