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筆者在甘肅省新寧鎮梁高村采訪時,看到漫山遍野的蘋果樹在風中搖曳,‘紙袋’蘋果在陽光照射下如同孩子燦爛的笑臉綴滿枝頭,芬芳的果香飄溢四野,到處呈現出一片豐收景象。
近年來,寧縣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產業引領”的思路,改變了過去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呈現出“品種優良化、種植規模化、技術科學化、耕作精細化”特點。堅持科技引領示范,聘請專家蹲點開展指導、鋪設底布,為保證預期實現產業質量化和效益最大化。對示范園的建設組織專門服務工作隊并依托海升集團的先進技術,在調整果品種植結構、加強果品產業管理、提高果品科技含量上下功夫,把蘋果產業做出特色、做出優勢,呈現出良好的“富農效應”。
“我去年從海升集團看回來,他們的矮化密植技術和科學管理確實不錯,我就承包了40畝地,按照海生模式栽植,今年,才是第二年,個別果樹已經掛果。預計到第四年進入盛果期。40畝果園保守估計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新寧鎮梁高村村民劉小寧告訴筆者。
如何把蘋果產業做大做強,讓蘋果成為果農永續致富的來源,是寧縣上下一直關心和思考的問題。
據縣果業局范宏年介紹,全縣今年新建矮化密植示范園栽植1.02萬畝,其中500畝以上規模矮化示范園6處。50畝以上栽植大戶13處。5畝以上的農戶570戶,全縣投入蘋果產業的各類資金達到1.2億元。千畝以上規模栽植示范村120個,10畝以上栽植大戶13400多戶。僅蘋果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農戶很多,小蘋果帶來了大發展,蘋果樹真正成了村民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