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靖遠縣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為切入點,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大力發展優質中藥材種植業,穩步推動中藥材產業向區域化布局、科學化管理、規范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方向發展。
該縣以市場為導向,依托現有野生中藥材品種,建立擴大種植基地規模,逐步形成以興電灌區為主的枸杞種植基地,以干旱半干旱山區為主的甘草、板藍根、紅花、柴胡等種植基地,以沿黃灌區為主的肉蓯蓉種植示范基地,初步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區域化布局。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講”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對技術骨干、企業負責人、種植大戶和農戶的培訓力度,極大提升了中藥材科學化管理水平。采取“外引內生”的方式,積極引進奇正藏藥、甘肅中勝、甘肅智勝等一批外來企業投資建廠,培育壯大金杞福源、紅杞兒、晶安等一批本地加工企業,推動中藥材產業規范化生產。采用“科研院校+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通過統一提供種苗、統一培訓、統一標準、統一管理、跟蹤服務,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集約化經營格局。以“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為目標,著力構建集中藥材標準化技術推廣、信息技術服務、良種繁殖、質量安全監管為一體的縣鄉村三級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為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截至目前,該縣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78場次,培訓技術人員492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3600份(冊);共發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28家,帶動農戶450戶;全縣各類中藥材生產面積已達到20.53萬畝,中藥材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