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全國夏糧收獲已過九成 收成有望再創新高

   日期:2015-07-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9    評論:0    
核心提示: 麥子都收完了,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的“麥王”徐淙祥忙碌著田間管理,準備在夏糧豐收的基礎上再多打秋糧。從農業部農情調度和各地實打實收情況看
   麥子都收完了,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的“麥王”徐淙祥忙碌著田間管理,準備在夏糧豐收的基礎上再多打秋糧。從農業部農情調度和各地實打實收情況看,目前,全國夏糧收獲已過九成,豐收已成定局,夏糧收成有望再創新高。在今年全球小麥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我國小麥生產逆勢上揚,實現“十二連豐”成定局,意義重大,有力地提振了奪取全年農業豐收的信心,為全年糧食增產奠定了好的基礎。
 
  政策好,將糧食生產能力落實到田間地頭
 
  糧為百業之基。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強化對糧食主產省和主產縣的政策傾斜,保障產量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將口糧生產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中央繼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對農業的投入有新的增加。
 
  政策好,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山東省東阿縣牛角店鎮牛中村種糧大戶張義松說,家里流轉了1000多畝耕地,種糧每畝凈收入500到600元,國家年年給種糧補貼。去年他花了13萬元購置收割機,光國家給的農機補貼就是3.2萬元,今年“三夏”,他在本地和河南信陽給別人機收小麥,光機收就掙了3萬多元。
 
  好政策接二連三。經國務院批準,今年我國將啟動對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農業補貼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工作,將在安徽、山東、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個省開展試點,將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享受補貼的農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通過“三合一”,更有效地發揮財政資金支持糧食生產的作用。
 
  切實保障種糧農民利益,解除農民賣糧的后顧之憂。年初,國家就公布了小麥收購價格。最近國家發改委又印發了《2015年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根據預案,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均為每斤1.18元,執行該預案的小麥主產區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省,執行時間為2015年5月21日至9月30日。
 
  金融對糧食收購的支持力度保持穩中有進。來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4月,全行累計發放各類糧油收購貸款2109億元,同比多發放275.98億元,增幅為15.06%。
 
  好政策春風化雨。全國夏糧播種面積穩中略增,農民春耕備耕、夏收夏管積極性高漲。從夏糧產量構成因素分析,一是面積穩中略增,達到4.15億畝,比上年增加100多萬畝。二是單產穩中有升。專家分析,小麥產量構成三因素中,畝穗數是增加的,穗粒數穩中略增,千粒重略有下降。
 
  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總體算賬,單產是增加的。”
 
  科技強,夏糧增長依托科技進步
 
  夏糧豐收成定局來之不易,科技在糧食生產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郭天財說:“今年小麥群體適宜、成穗數充足,穗子也不小,小麥單產提高,科技進步功不可沒。”
 
  良種普及率越來越高。在山東省惠民縣,中國種子集團與當地的種糧大戶杲仁強達成了對接協議,由中種集團旗下山東魯研農業良種公司為他提供“魯原502”小麥種子,今年共種植600畝,品種表現相當好,分蘗率高,穗子大,抗倒伏,畝產平均1100斤。杲仁強甭提有多高興了:“我明年準備再擴種四五百畝。”
 
  “一噴三防”遏制了越冬小麥的病蟲害。受暖冬影響,今年小麥病蟲害越冬基數高,小麥條銹病等病蟲害見病時間早,發病區域大,加大了春季防治難度。農業部門加強了病蟲預警監測,及時發布病蟲害信息,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突出抓好遷飛性、流行性、爆發性等重大病蟲害源頭區、常年重發區的監測和防控,組織開展春季防病蟲奪豐收行動。
 
  跨區機收發揮主力軍作用。6月下旬,我國小麥主產區的大規模跨區機收全面完成。今年“三夏”,各地共投入56萬臺聯合收割機,機收率超過92%。農業主管部門對夏收的精心組織調度、一批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跨區作業市場的日益成熟,讓今年的夏收工作在爭分奪秒而有條不紊的氛圍中順利完成,其間連續11天單日機收面積超1000萬畝。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6%,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超過52%,這是了不起的歷史性成就。
 
  方式轉,“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增長”
 
  問及今年夏糧豐收定局有什么新特點時,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快人快語:“同過去一樣的豐收,但凸顯了同過去不一樣的增長方式,就是農業的綠色增長方式。”
 
  方式轉,轉在綠色增長上。
 
  在山東省齊河縣華店鎮后拐村,村民和記者談起“綠色”豐收。“我的小麥已經收完了,360畝地平均單產1360斤,比專家估算的還多。”種糧大戶趙金城說:“化肥用量減下來,產量可一點也沒減。”
 
  趙金城的地塊位于齊河縣30萬畝小麥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田中。6月初,記者曾跟隨農業部專家指導組現場摸底測產,目睹了齊河縣采取“綠色”種植模式的小麥在今夏生產中如何減肥減藥不減產。
 
  曾衍德說,到2020年我國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正在全國推開。長期以來,我國化肥用量比較多,從1979年到2013年35年間,我國化肥用量由1086萬噸增加到5912萬噸。近年來,因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化肥使用量增長率正在逐步下降到1.5%的增速水平。農藥使用量從2012年到2014年年均使用量31.1萬噸。降低化肥和農藥,減去不合理的施肥施藥,實現利用效率的提升,走節本增效、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刻不容緩。
 
  方式轉,轉在綠色攻關上。“秸稈還田、高效氮鉀配施、赤霉病綜合防治等技術我全都用上了。”作為安徽省渦陽縣15個千畝小麥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示范區之一,種糧大戶孫子富說起綠色增產技術很是稱心。去年以來,按照綠色增產模式的思路和要求,當地一共集成了58個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個個聚焦“一控二減三基本”,真真正正地突破了糧食生產的瓶頸,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轉方式,轉在對秸稈的再利用上。秸稈焚燒是一個老大難,各地疏導處理秸稈問題,粉碎還田、生物質能源、造紙、發電。今年,湖北省潛江市積玉口鎮再也見不到焚燒秸稈的事情,因為秸稈都回收利用去了。湖北省農機局局長劉長華表示,今年湖北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就超過了2000萬畝,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增強了土壤蓄水保墑能力,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