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4年貴州省中藥民族藥產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貴州省中藥材人工種植及野生保護撫育總產量達155.25萬噸,實現總產值為120.12億元;總面積累計突破500萬畝,達到511.28萬畝,位居全國第3位。
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貴州省中藥材人工種植及野生保護撫育總面積累計突破500萬畝,達到511.28萬畝,比上年增長11.4%。其中,草本類(人類種植及野生保護撫育)250.08萬畝,木本類261.20萬畝;總面積上10萬畝的中藥材品種有刺梨、金(山)銀花、杜仲、花椒、太子參等14個品種。
總產量達到155.25萬噸,其中草本類141.69萬噸,木本類13.56萬噸。總產量上萬噸的品種有生姜、玄參、魚腥草等28個;實現總產值120.12億元。其中,草本類102.33億元,木本類17.79億元,總產值超過億元的品種有太子參、生姜、石斛等28個。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貴州省共有27個品種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其中,織金續斷、織金頭花蓼、道真玄參、道真洛黨參、雷山烏桿天麻和黎平茯苓6個品種為2014年新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同時,截止2014年,貴州省有何首烏、太子參、頭花蓼、淫羊藿和金釵石斛5個品種通過國家中藥材種植基地(GAP)認證。
據了解,貴州省是中藥材資源大省,是全國中藥材四大主產區之一;現有中藥材品種資源4802種,占全國中藥材種類總數的40%,居全國第2位。
近年來,依托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貴州省提出將著力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中藥材現代化生產基地,培育一批大宗藥材品種和中藥材、名牌中成藥骨干企業,全面提升中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把貴州省建設成為全國中藥材大省和中藥民族藥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