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開始,全國肉價一路上漲,進入7月漲勢依然強勁。昨日走訪(天津)津城市場發現,目前豬肉零售價普遍漲至每斤16元,個別市場達到每斤17元。據業內人士介紹,肉價上漲主要原因是豬源的減少以及部分養殖戶惜售,照此勢頭,國慶節前肉價恐怕逼近20元。
調查發現,河北、河東及紅橋3個區的肉價相對較低,在每斤14.5-15元,和平、河西、南開3區每斤15.5-16.5元。
“上個月毛豬的出欄價還是每斤6元,這個月已漲到9元。”津工超市負責肉類銷售的經理王震表示,本市豬肉主要來自東北、河南和山東等地,“聽東北的銷售傳來消息,部分東北養豬戶因為去年養豬不掙錢,干脆外出打工,造成豬源大幅減少。”肉價的上漲也引起了部分養豬戶的惜售心理,薊縣一名生豬養殖戶劉先生表示,他家養殖場現在存欄400多頭豬,再晚一些賣,可能更有“錢景”。
對于肉價后期走勢,王震預計還會漲。雖然從7月開始,一些學校開始放假,對豬肉的需求量減少,不過今年豬肉需求量一直就不高,所以影響不大。國慶節前,豬肉需求量走高,屆時如果毛豬每斤再漲1元,零售價就會每斤漲1.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