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與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達成的初步協議,中澳自貿區協定將降低各自的市場準入度。澳大利亞方面在自貿協定當中的最為關注是其農產品對中國市場的準入問題。中方在自貿協定談判中主要關注的,則是中國企業進入澳大利亞的資質和一些限制的條款等。
據介紹,協定實施后,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產品將獲得約10.01億美元的關稅減免,獲得較高關稅減免的產品集中在能源,鋼鐵及金屬制品,農產品中的牛肉、羊毛、其他農產品、乳制品等。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商務專員蘇姍3月向媒體表示,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和魚類產品供應國之一,根據中澳自貿協定,澳對華出口的農產品將實現分階段減免關稅:所有乳制品關稅將在4-11年間被取消,目前實施的關稅部分高達20%;葡萄酒12%-20%的關稅將在4年內取消;所有園藝產品的關稅將在4年內大部分取消,目前實施的關稅部分高達30%;活動物出口10%的關稅將在4年內取消。協議將不斷增加澳方對中國出口規模,為中國國內中產階級提供高質量的農產品。
目前,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牛肉的關稅為12%-25%。按照中澳自貿協定的安排,牛肉進口關稅將在9年內取消。目前為12%-23%的羊肉關稅則將在8年內取消,此外,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麥的3%關稅也將降至零。協定生效后,中國自澳進口的牛羊肉、葡萄酒、乳制品、龍蝦、鮑魚等產品將逐步降低關稅。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澳大利亞進口的農產品、乳制品等產品時價格會更低廉。
關稅的降低將帶來一系列積極效果,包括降低企業進口成本、減輕消費者支付壓力、提升兩國農業領域投資者的信心等。毫無疑問,中國農業和畜牧業將在協定簽署后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有券商人士稱,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和實施有利于加深企業間的合作以及產業間的并購整合,推動兩國在農業和食品領域里的深層次合作。
中澳自貿區協定簽訂后,率先受益的是畜牧業和農業板塊。這些板塊既有利于拉動消費,也有利于推動出口。具體到資本市場,多家上市公司目前已經在澳大利亞布局,涉足肉牛養殖等多方面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