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要讓“禁限農藥”買不到不敢買

   日期:2015-07-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3    評論:0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一菜農在種植菜心過程中,噴灑不合格農藥,農藥殘留超標近5倍,銷售總量達500斤。近日,三水法院判處菜農林某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6個月,處罰金1000元,緩刑期內禁止從事相關生產活動。

  菜農因為使用“禁限農藥”而獲刑,其對于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具有很大的警醒意義,為了種菜的經濟利益,置農藥使用的法律法規于不顧,違背職業良心,最終鋃鐺入獄,得不償失,對其他菜農也是一種負面警醒。

  問題是,如果不是農林漁業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所發現,那么,這位菜農使用“禁限農藥”的情況依然發現不了,看來,靠偶爾的檢查發現“禁限農藥”不是監管的“禁限農藥”的新常態,如何能夠很容易發現“禁限農藥”,需要相關部門的執法智慧。

  更耐人尋味的是,該菜農因為使用“禁限農藥”而獲了刑,但是對于經營和推銷“禁限農藥”的供貨商究竟是怎么處理的,語焉不詳,打擊“禁限農藥”,既要管使用者,更要管經營者,如果僅僅用法律制裁使用者,而讓銷售者逍遙法外,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其實,菜農非法使用“禁限農藥”的現象并非個別現象,僅僅因為“禁限農藥”便宜和滅蟲效果好,一些菜農就鋌而走險使用,也暴露出了田間地頭對“禁限農藥”現場監管的缺失。

  蔬菜種植隨便使用禁限農藥,直接威脅老百姓的餐桌安全,近年雖然未發生農藥殘留中毒事故,但沒有中毒事故,不是沒有傷害。這種傷害當然不是吹糠見米,但如長期如此,誰能保證不會積小害而致大疾?在中國農科院的一份報告中,的土壤農藥殘留達到134種之多。這一狀況亟待導致重視。

  事實上,隨便使用禁限農藥的危害性,菜農心知肚明,所以菜農種的毒蔬菜“自己基本不吃”;自己吃的蔬菜反而不打農藥,而隨便使用禁限農藥的非法性,農藥店老板也心知肚明,所以不上架偷偷賣;生產廠家同樣心知肚明,所以只通過電話由“傾銷員送貨上門”。明知非法且有害,卻決意行之,驅動者,就是一個“錢”字,見利而忘義,置社會知己、道德底線甚至法律法規于不顧。

  菜農因為使用“禁限農藥”而獲刑,菜農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其實,菜農使用“禁限農藥”而獲利,表面上看自己占了便宜,其實吃大虧。在使用高毒農藥這個問題上,菜農也是受害者。在禁限農藥的使用的環節中,菜農是真正和高毒農藥接觸最密切的人群。像甲拌磷等劇毒農藥,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在甲拌磷的毒性介紹上說,短期內接觸(口服、吸入、皮膚、粘膜)都可能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接觸也可造成慢性中毒,主要有神經衰弱綜合征、多汗、肌束震顫等。在銷售過程中,銷售商只是需要搬運,隔著包裝,不需要打開,對農藥的接觸較輕微,而在使用過程中,菜農必須親自用手打開,在澆灌工具里進行配藥。在這個過程里,保護措施簡陋或者說根本沒有保護措施的菜農完全暴露在劇毒農藥的侵害下,由于噴灑或者澆灌過程持續很久,菜農每次作業都是一個中毒的過程。只是由于慢性,所以這種中毒被忽視了。

  菜農因為使用“禁限農藥”而獲刑,具有多重的警醒意義,而不僅僅是給菜農敲警鐘。用良心種菜,用良心生產食品,讓道德溫熱舌尖上的安全很有必要,但是,當道德良心失控的時候,就迫切需要法律法規的介入,法律與監管的嚴密與到位顯得尤為重要。禁限農藥從生產到銷售、施用,中間經過不少環節,為什么能過關奪隘,一路暢行?個中原由值得深思。任何一個環節的堅守與執法的嚴密,都能夠阻斷禁限農藥瘋狂而隱秘的腳步。因此,禁限農藥的設防必需是鏈條式的、全方位的,而且是全國“聯網”不留死角的。

  國家鼓勵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動劇毒、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人為施加禁限農藥,已經制造出毒豇豆、毒韭菜和毒生姜等食物安全事件,惡劣影響流布全國。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出重拳雷厲風行整治菜地隨便使用禁限農藥,既是得民心之舉,又是責任所系,刻不容緩。真要發生了農藥殘留中毒事故,恐非任何人之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