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國內糧價高 中國農民可海外租地

   日期:2015-07-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5    評論:0    
  鼓勵中國走向巴西、俄羅斯、非洲等國租種農地
 
  鳳凰網:您剛才提到一些國家較為便宜的土地,具體哪些國家可供選擇?
 
  陳章良:我看中的比較好的,一個是巴西,巴西農業用地約26450萬公頃,耕地面積約6100萬公頃,而且巴西的地特別好,價格上比我們便宜。我國一年進口六七千萬噸大豆,美國、巴西、阿根廷這三個國家的大豆主要出口給我們,其中巴西7430萬公頃旱地可生產大豆1.5億噸。
 
  一個是俄羅斯,俄羅斯有2.2億公頃農業用地,1.34億公頃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積8%;人均耕地面積0.84公頃,是中國的10.9倍,同時人口在持續減少,勞動力不足。俄羅斯挨著我們國家的遠東地區,土地很大一塊兒是空的,地特別好,且沒有污染。
 
  還有東南亞的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國都是可以合作的,我去看過柬埔寨,位于湄公河兩岸,土地特別肥沃,種甘蔗根本不需要什么化肥,長出來的產量都比我們高,而且自然災害又少,生產條件很好。
 
  還有一塊我覺得特別重要的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一整塊地方,地價特別便宜,糧食生產的條件很好。
 
  農業走出去可能面臨貿易保護、勞動者觀念等難題
 
  鳳凰網:您剛才講了中國農業走出去的良好愿景,目前農業走出去面臨著哪些實際的困難?您在廣西任職期間,曾有過這樣的實踐。
 
  陳章良:主要存在以下挑戰:中國的技術水平目前還不足以支撐中國農業走向國際農業產業鏈的高端,而且,中國的企業還不能完全通過資本運作掌握農產品的國際定價權。
 
  其次可能遭遇貿易保護主義問題,在國民待遇、土地租用購買、勞動力雇傭、信息公開等方面服務不到位,中國企業在境外難以獲得良好的投資環境。而目的地國家的政治經濟環境穩定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此外,目的地國家的法律政策、農業生產條件、農民情況等基本信息也需要提前掌握,我在實際接觸的案例中遇到過這方面的問題。
 
  過去我在地方,與某個國家洽談這方面事宜,他們的地很便宜,而且特別肥沃,一望無邊,適合大型農機生產,能頂一千個農民勞動力。我就很高興,覺得我們可以走出去,讓我們的農場拿下一百萬畝土地,當地政府也很高興,談得很順利。我算了一筆賬,比國內合算得多,準備簽約了,結果遇到一個問題,這個國家不許中國農民去那里種田,只能用當地的農民。
 
  用當地的農民不是不可以,本來就是互利,但立即遇到下一個問題,一方面他們農民數量并不多,另一方面他們的勞動觀念與中國農民也不太一樣,中國農民特別勤勞,一早就在地里干活,很晚才回來,他們的農民愛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而且要求按天結算工資,今天結了,明天就不來了,后天再來,大后天又不來。可是農田不能等,這就造成我們管理上的困難。
 
  另一方面我們派出去的人也面臨很多問題。出去種田就意味著離鄉背井。我過去在地方工作時,派我們的農民到文萊、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結果發現派去的人工作太孤單太辛苦,所以人才這一塊兒還得考慮。
 
  總的來講,難度還比較大,但是中國人特別勤勞,我總覺得有機會。
 
  中國農業走出去需要政府制定總體戰略
 
  鳳凰網:中國農業怎么走出去?根據您的經驗,如何才能規避上述問題及風險?
 
  陳章良:盡管面臨挑戰,但農業走出去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別的走出去人家會覺得我們是掠奪,農業不是的,農業是跟當地合作,農民來這兒耕作的,而我們生產的農產品也提供給他們。多余的一大塊兒,可以賣給世界市場,也可以賣給我們自己。一方面能夠掙錢,另一方面又能滿足國內的進口需求,同時也能幫助當地窮人致富。因此,我覺得農業走出去,全世界都能夠理解。
 
  今年兩會期間,我的提案中希望政府能夠制定農業走出去的總體戰略,鼓勵中國企業、中國農民、中國農墾走出去。
 
  首先,建議外交部門、商務部門應提供目的地國家政治、經濟、法律及其他農業相關信息、資料,以便企業提前熟悉當地政策法規,保護自身合法利益。很多企業都想出去,但是去哪兒、當地的條件怎么樣、當地的法律怎么樣、農業條件怎么樣、當地農民怎么樣、當地生產出的糧食能不能運回來、能不能賣出去等等這一系列信息,需要政府給予支持。政府間的合作比自己去單打要好得多,而且政府間達成合作的成本不會太高。
 
  我的第二個建議是希望政府能夠從資金上給予支持,主要是提供貸款、貼息和保險支持。中國現在租地價格大概是每畝一年750塊錢左右,國外相對便宜,比如柬埔寨、巴西、非洲,一畝地每年大概也就幾十塊錢。即便如此,一百萬畝地一年還得上億的錢,應該有更多的銀行提供這方面的貸款。資金中的第二個問題是貼息,做農業前期投入很多,貸款后利息很重,需要貼息支持。資金中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保險,農業的保險很重要,天災、人禍、農產品賣不出去等等,需要保險。我們的外匯很多,所以建議國家拿出一點點錢,支持農業走出去。
 
  第三個建議是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力度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懂國際經營的人才短缺是影響農業成功“走出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培養既懂得他們的語言、文化、政策,又懂企業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我們國內現在很多產業,諸如鋼鐵、水泥、玻璃等等都是產能過剩,唯獨農業不存在這個問題,反倒是農產品不夠,這就是個機會。我們鼓勵這一批特別想出去打拼的人,希望國家給他提供一點條件,也許就打拼成功了,說不定未來就是一個大的農場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