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隆隆機聲中的效率夏收

   日期:2015-07-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33    評論:0    
  河北省深州市王家井鎮西李秋村仁中農機專業合作社僅用12套機械在3天時間內就完成了4000畝地的收割、秸稈粉碎、深松、播種作業。合作社理事長孫仁中說:“這一條龍農機作業模式不僅效率高,還能讓每畝增產100斤左右。秸稈在1小時以內粉碎效果最好,破碎率能達到90%,這樣每畝秸稈所供養分相當于30斤復合肥。”
 
  山西省農業廳技術推廣站在15萬畝旱地和擴澆地里推廣實施的寬窄行探墑溝播栽培技術,采用滅茬、開溝、施肥、播種、鎮壓為一體的免耕探墑溝播機,既可以將小麥種在深處的有墑濕土層,又不讓麥種埋得很深,實現了農機作業一次完成。山西省農業廳技術推廣站站長楊軍說:“今年溝播田的增產幅度保守說也在5%以上。”
 
  糧食烘干機是一條龍作業的“龍尾”。江蘇省無錫市農機局局長顧建忠說:“糧食烘干機既解決了糧食無處晾曬的難題,也使得糧食生產有了提前應對陰雨天氣的能力,讓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到手。”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大安鎮二郎廟村種植大戶徐克祥把提前收割的400畝地的麥子直接送去烘干并賣給了糧食收購商,拿到40多萬元糧款用于下茬玉米的種植。“這樣我就搶了農時,玉米早種一天,就可能早收3天。而且熟過頭的麥粒在收割前后會自然滑落,造成的浪費在5%以上。”他說。
 
  跨區作業半徑更加經濟合理
 
  農業部農機化司司長李偉國介紹,參加今年的“三夏”跨區機收的收割機達到30萬臺,與去年基本持平,但組織化程度提高,盲目外出的散機已經比較少見,農機合作社已成為“三夏”生產的主力軍,市場更加規范有序。山東省大力推行農機合作社訂單作業、承包作業等,簽訂跨區作業合同8000多份,落實訂單作業面積近4000萬畝,占山東夏糧總面積的近2/3。
 
  河南省的“三夏”跨區作業,從過去的“大部隊”變為“小分隊”,提前與作業地聯系好后分頭行動,這保證了機具的合理分配與調度。6月8日,全省投入的14萬臺聯合收割機創下收獲小麥1135萬畝的歷史新高。沈丘縣農機局把參與跨區作業的1100臺機車劃分為5個作業分隊,開展劃片機收,作業面積達130余萬畝,“麥客”收入8000余萬元。
 
  “最近兩年,隨著本地收割機日益充足、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不斷增加,作業效率加快、時間差變小,跨區作業半徑縮小了,但也更經濟合理了。”安徽省農機局副局長陳發明說。
 
  曾經聞名于跨區作業市場上的“揚州麥客”越來越少。“現在揚州機手基本上都是跨縣跨市、相互補缺式的農機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成了新常態,行程上千公里的跨區機收很少見了。雖然跨區作業的半徑小了,但是作業內容拓展了,比如機插、育秧、植保等。”揚州市農機局副局長殷立松說。還有一部分揚州機手轉型搞起規模種植。江都區許橋村的景傳來2013年回家流轉了1200多畝土地種植糧食,每年種植稻麥兩季作物,純收入40萬元以上,是跨區作業年收入的3倍。
 
  “現在我們合作社主要接受周邊的作業訂單。因為村里大部分農戶都將土地交給我們代管,土地面積有2400畝。合作社服務范圍已經拓展到周邊6個村,作業面積達1.3萬余畝。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合作社包攬了全部農活,不少村民開玩笑說俺們農民快要下崗失業啦。”河北省冀州市永旺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史占江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