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主城區限活禽銷售,對經營活禽行為以勸諭為主的“教育期”今日結束,明日起東莞將開始嚴格按照規定查處非法經營活禽行為。目前主城區保留銷售活禽的4個市場,截至昨日(30日)已有3家市場的活禽檔口完成了改造并投入運營,剩余的一家市場,明日也將投入運營。
活禽檔雞鴨鵝“嘆”上了空調
目前在主城區保留的四家活禽零售市場屠宰點中,東城市場、萬江蟹地市場、西平綜合市場已投入運營,莞城細村市場正在完善中,將于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上午,西平綜合市場的5個活禽檔口中,已經有2家開始試營業。市場里,市民買到活禽將送至市場設置的統一屠宰點宰殺。記者看到,不僅檔口用白瓷磚裝飾一新,檔口內的活禽還“嘆”上了空調。“這主要是為了通風和溫度”,市場主管王光明告訴南都,西平綜合市場原來有2個活禽經營檔口,現在改造擴成了5間,鋪租也相應提高到了5000元/月。而在此前,市場每天可以售賣活禽200只,以后可能會增長到500只,“畢竟整個南城只有這里賣活雞”。
記者在西平綜合市場內看到,隔著透明的玻璃墻,可以挑選心水的活禽,在稱重、付費后,消費者會得到一個號牌。拿著號牌,在檔口另外一端的窗口就可以拿到宰殺好的活禽。而整個過程,由于有玻璃隔斷,消費者全程是接觸不到活禽的。但活禽屠宰需要收費,如雞的屠宰收費為5元/只,鴨、鵝則達到了8元/只。
東莞市農業局楊科長介紹說,四個街道限制區域內共有市場64個,目前轉營生鮮家禽市場共61個,45個已完成改造,其他均在進行改造中。除莞城細村市場活禽經營檔口經市政府同意保留至7月1日外,其余63家市場原經營活禽的檔口已全部關閉,大部分檔口的雞籠和屠宰設施設備已拆除。
生鮮經營戶稱統一宰殺致成本上升
生鮮雞上市之后,部分檔口的生意有所下滑。在萬江蟹地市場,一名從事活禽銷售9年的葉姓檔主告訴記者,以前每天她可以賣出七八十只雞,現在改行賣生鮮雞后,最近每天只能賣出一二十只。不少前來買雞的老顧客看到生鮮雞都不太適應,為了招攬生意,她只好將部分雞拿出冰柜,擺賣吸引顧客。這名檔主說,以普通的三黃雞來說,之前賣10元一斤,現在賣12塊錢一斤,“主要是成本上升了,每天早上要兩三點去排隊統一宰殺,而在以前,自己殺雞就沒有多出來的費用”。
記者在東城三鳥批發市場屠宰點看到,5間屠宰檔口已經投入運營,開始活禽代宰、供應工作,目前,主城區限制區域內共有經營生鮮家禽產品的檔口178個,其中172個檔口的生鮮家禽產品來自東城三鳥批發市場,占總數的96.6%。費用方面,屠宰點代宰的費用分別是肉雞1.5元一只、鴨2元/只。陳浩華說,屠宰費用比起改造之前多數沒變化,只有鵝因為屠宰起來比較麻煩上升了0 .5元。
大城區現在一天能賣多少生鮮雞?作為東莞生鮮雞供應商之一,天農食品一名負責人含蓄地告訴記者,“還不多,畢竟處于業務起步階段”。而相對于普通生鮮雞檔口1000元/月的鋪租,活禽經營檔口高企的租金也讓不少經營戶望而卻步。記者了解到,蟹地市場原有9家活禽檔,在競標后4家選擇了繼續經營活禽,目前月租金達到了5000元/月。“租金翻了好幾倍,競爭也比較激烈,最后未必會好過”,在西平綜合市場經營活禽的高州籍老板說。
“其實以后還是以生鮮為主,因為市場會作出選擇”,東莞市農業局一位負責人坦言,因為活禽價格相比之前更高,購買屠宰相對更復雜,所以消費者接下來也許會更多地選擇食用生鮮,“但具體還是要看今后禽流感的防控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