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種大田和種溫室做比較,一畝溫室的效益可以頂得上20畝大田。現在,村里的農民都靠種溫室大棚走上了致富路。”近日,記者下鄉采訪時,臨河區八一鄉聯豐村的劉勝給算起了他的溫室賬。
劉勝是聯豐村村主任,從2000年開始,他率先在村里發展設施農業,通過種植反季節蔬菜增加收入。2014年,劉勝為提高自家溫室大棚的效益,在農業部門的幫助下,重新改造了大棚,改造后不僅面積擴大了,保暖性也好了。“改造后我在大棚里種了黃柿子,正好趕上過年上市。一個大棚僅這一茬能收入8萬塊錢。今年,我打算繼續爭取農業部門支持,幫助村民將過去的老舊溫室進行改造,提高溫室種植效益,讓更多村民從設施農業種植上發家致富。”提到今后打算,劉勝信心十足。
區農業局瓜果蔬菜中心副主任辛林軍向記者介紹:“近幾年,我區設施農業發展速度比較快,農民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今年,我區準備改造舊溫室和新建溫室大棚7500畝,現在有意向改造和新建面積已經達7444畝,預計年底能夠順利完成。”
記者了解到,今年臨河區整合扶貧、開發、交通、林業、電力、水利等各項涉農資金,并協調農村商業銀行等銀信部門加大對設施農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山東壽光設施蔬菜基地轉移的有利時機,積極引進山東設施農業企業及技術人員,加快培育一批設施農業示范園區與科技示范戶。加大對八一聯豐村設施農業典型農戶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同時抓好老舊溫室及保溫性能差的新建溫室的改造利用,提高溫室的生產利用率,積極引導農戶種植草莓、蘑菇等耐低溫的瓜果蔬菜。重點對狼山鎮光明七、九組千畝設施農業示范園區進行提檔升級,積極打造八一鄉萬畝設施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全力提升干召浩彤、城關金榕、圖克新民思拜恩草莓莊園等集餐飲、住宿、觀光、娛樂、采摘、垂釣為一體的設施農業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