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大同,綠意融融。該市天鎮縣南河堡村菜農吳燕軍興奮地對記者說,“一個大棚占地1畝多,如果經營好咱就能有上萬元的收入!”
近年來,大同市高度重視設施農業,累計拿出專項資金2億多元用于補貼、扶持設施農業建設,同時出臺了《大同市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的意見》。
為解決投入問題,大同市對各類支農項目進行有效整合,采取獎勵補貼的辦法支持農民建大棚。在南郊區,每建1棟日光溫室大棚補貼8000元,每建1棟塑料大棚補貼2000元;天鎮縣對每個溫室大棚補助1300元,對每個拱形大棚補助500元,對每個移動大棚補助260元,每建1棟溫室大棚,政府還幫助協調貸款4萬元,并對建棚貸款給予兩年貼息。政府的扶持政策讓農民吃了“定心丸”,主動建大棚的農民越來越多。目前,大同市設施蔬菜面積24萬畝,產量80萬噸。
大同市把“龍頭”帶動作為全市設施農業提檔升級戰略之一,積極扶持設施農業園區建設。天鎮縣南河堡鄉東沙河村的同煤宏豐現代農業園區,成為集規模化、現代化、市場化、品牌化、休閑采摘為一體的重要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可為周邊3個貧困村、270戶、1500余位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到目前,該市建設設施農業園區253個,總投資額約36億元。
快速發展的設施農業,對種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同市每年抽調1000多名農技骨干組成科技小分隊,下鄉開展技術服務。今年從3月15日起,大同市農委由分管領導帶隊,組織40多個科站的120多名農業干部、蔬菜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鄉村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務,真心誠意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