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瑤族自治縣北景鎮平方村全村發展網箱養魚600多箱,庫汊攔網養魚3800多畝,水產品年銷售收入達4000多萬元,社員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養殖戶人均年純收入2783元,輻射帶動縣內外5000多養殖戶。
“光我一個富而已不行,我作為一個農村經濟人,又是一個黨員,我有這個能力也有義務,把我們全村整體的經濟搞上來。作為自治區勞模覃志業是平方村致富的領路人。
平方村位于巖灘水電站的淹沒區,沒有了耕地,僅剩的1萬多畝水面變成了當地發展的大難題。“我們靠水吃水,只能在水面做文章”,覃志業說,2007年,當時高中畢業他不久,就率先在庫區利用這一水面資源優勢發展攔網養魚、網箱養魚。
通過多年不斷摸索學習,養魚帶來的收益讓覃志業嘗到了甜頭,成為村里首先脫貧致富的人。他把庫區群眾冷暖掛心上,群眾利益記心間,一心一意謀發展。之后,他組織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農戶入股、共同參與的方式發展攔網養魚,鼓勵全村群眾入股,帶動群眾共同脫貧致富。
如今,合作社已經吸收從事水產養殖業社員87戶,全村90%以上的村民都從魚塘中活動收益。
村民覃志寧是第一批參與入股的群眾之一,他現在在魚塘里面負責一些日常的管理工作,每年都能從魚塘拿到分紅,很快就脫了貧致了富。“我本人在這個魚塘有3股,一股是2000塊,共投資了6000元。每年我有10000多元的分紅”,覃志寧高興地說。
覃志業以不甘平庸的鉆勁,心系群眾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帶著帶動群眾發家致富的夢想繼續一路向前。
覃志業說:“下一步要把休閑娛樂跟養殖結合起來,相信不久我們平方村還將會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