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至6日,由國內復合肥龍頭企業新洋豐肥業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舉辦的國際肥料高峰論壇順利舉行。會上專家們紛紛指出,國內化肥業正面臨“新常態”,只有創新才能改變農業。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引起公眾關注,而我國化肥使用過量的問題漸漸浮上水面。會上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化肥施用有四個問題,一是畝均施用量偏高;二是施肥不均衡現象突出;三是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四是施肥結構不平衡。
“用全球8%的耕地,生產了全球21%的糧食,但同時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肥越用越多,地越種越饞,這是國內糧食‘十一連增’背后的現實。”前述專家坦言。
對此現狀,農業部3月17日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這次的高峰論壇不僅邀請到了中科院院士朱兆良、農業部種植業司何才文副司長、中農大糧食與安全中心主任張福鎖等一批國內權威機構的專家,還吸引到了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前主席 Luc Maene (法國)、國際肥料發展中心新型肥料中心主任 Prem Bindraban(美國)、德國BASF公司 Wolfram Zerulla 博士等多位國際知名專家,一起討論國內農作物化肥的發展趨勢與走向,為國內化肥企業提供“破題”經驗。
新洋豐方面稱,近年來公司不斷創新貼近農業需求的新型肥料產品,如大量元素水溶肥,針對北方缺水和南方缺勞動力地區的需求,研發除了大量元素水溶肥,通過水肥一體化,精準施肥,不僅有效提高肥料的吸收率,還大大減少用水,節約勞力。另外,如有機無機生物肥,針對我國耕地質量下降、影響農產品產出和質量的問題,研發推出了有機無機生物肥,可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作物品質,適用于各種土壤和作物。
記者還從會上得知,從2010年開始,新洋豐就已開始與全國農業院校合作,與全國20多家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并受邀參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一糧食高產工程”項目(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的糧食高產工程)。
新洋豐表示,“我們高度重視研發創新工作,因為地越來越饞,肥料越用越多,現在國內化肥業正面臨‘新常態’,只有創新才能改變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