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防總日前召開的會商會上獲悉:入夏以來,西北、華北、黃淮、長江上中游及西南部分地區降水偏少,部分省區發生了嚴重干旱。
具體來看,7月28日,河南陜西兩省已雙雙啟動抗旱應急三級響應,其中河南省遭遇了63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另外,安徽淮北地區也發生嚴重干旱,該省目前已投入超過30萬人抗旱。
農業部最新發布的消息則顯示,當前玉米即將進入抽雄吐絲的關鍵時期,持續發展的旱情將給玉米等秋糧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帶來不利影響。
此前,農業部已經發文表示,今年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現象。河南、陜西連續發布抗旱應急響應,也意味著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越來越大。
根據國際上的統計,厄爾尼諾發生時,將造成玉米、春小麥、冬小麥、水稻等世界四大農作物減產2%左右。農業部表示,厄爾尼諾將不利于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秋糧產量形成,抗災奪豐收任務艱巨。而河南省素有“中國糧倉”之譽,旱災和厄爾尼諾氣候的影響,或將對我國全年糧食生產造成重大影響。
短期來看,旱情預警或將帶動農產品價格走強,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生產上市公司則有望獲益。A股公司中,敦煌種業、神農大豐、萬向德農、大北農等相關糧食企業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