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原肥料雙交會會場,鄭州巨邦生物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四個液肥自助售肥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記者采訪了鄭州巨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懷軍,他說:“自助售肥機出現將催生化肥銷售模式的一場變革。”
記者:為什么研發(fā)液體肥料自助售肥機?
王懷軍:液體肥料吸收率高、適宜于水肥一體化,但售價太高。液肥15%的成本在包裝,銷售商又會拿去15%左右的利潤,液肥因為穩(wěn)定性較差,不適宜長距離運輸,運輸成本大概占售價的5%左右,公司一直在尋求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受自助加油站和小區(qū)里的自助飲水機的啟發(fā),2012年公司開始研發(fā)售肥機,2014年研發(fā)成功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記者:液肥自助售肥機未來前景如何?
王懷軍:3月17日,農業(yè)部正式啟動了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我認為實現化肥的零增長更重要的是施肥方式的轉變,國家倡導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可以節(jié)省肥料30%以上,水肥一體化的推廣應用將是化肥實現零增長的關鍵所在。
液肥作為水肥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液肥用量只占全部化肥用量的3%。隨著國家對水肥一體化的政策支持,未來液肥的市場會越來越廣闊,而自助售肥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壓縮了不必要的工序,降低了成本,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優(yōu)勢,我相信隨著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售肥站的前景會越來越好。
記者:自助售肥機采取怎樣的銷售模式?
王懷軍:目前化肥行業(yè)的發(fā)展有一個很大的難題—賒欠。農民購買肥料很多地方都是先欠著,到收獲時再給錢,這讓村級經銷商處在一種上下兩難的境地,若是靠賒欠從上游經銷商那里拿貨,這就意味著得不到任何的優(yōu)惠,競爭力自然降低,若是全靠現款拿貨,能夠獲得一定的優(yōu)惠,但若是不賒給農民,就意味著會失去市場。
售肥站采用“工廠—配送站—農戶”的銷售服務。廠家把產品直供售肥站,不但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沒有了以往農資銷售的層層代理批發(fā)層層加價的弊端,而且售肥站采用充值卡的方式進行售賣,先充值后取肥,這完全解決了賒欠的問題,這將對目前肥料的銷售模式產生很大的影響。
此外,隨著全國各地站點的建立,我們就能成為大數據收集的載體,就可根據當地種植結構特點、土壤環(huán)境和農民用肥習慣,銷售差異化的產品,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