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通渭縣著力增加農民收入,全力發展黨參、黃芩等中藥材種植,中藥材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香餑餑”。去年,該縣完成中藥材種植5.82萬畝,中藥材總產量達1.22萬噸,實現總產值1.85億元。
在種植面積落實方面,該縣積極與縣內外中藥材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銜接,采取“企業+基地+農戶”或“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或訂單生產的方式,引導瀛海堂、通廣藥材、昌源醫藥公司等3家企業和本草元、隴花玫瑰等7家專業合作社在馬營、榜羅、襄南、義崗、什川等鄉鎮落實以黨參、黃芩、黃芪、柴胡、甘草等為主的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38個、面積3.48萬畝,其中建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1010畝。
在抓示范帶動方面,該縣通過鼓勵鄉村干部、教師、村醫等能人引領建立示范基地“種給周邊群眾看、帶著群眾干”,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去年,新培育中藥材加工購銷協會和種植專業合作社30個,會員人數達600多人,發展以黨參、黃芩、黃芪、柴胡、甘草等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專業村12個,全面帶動了中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抓運銷加工方面,該縣初步建立了義崗、什川等6個中藥材交易市場,發展中藥材運銷大戶300余人,發展藥材訂單種植面積2.6萬畝以上。扶持昌源醫藥公司建成2000噸中藥材飲片加工生產線一條,使全縣中藥材飲片年加工能力達到8000噸。
今年,該縣將依托瀛海堂等加工龍頭企業和縣內專業合作組織,在榜羅、雞川等鄉鎮建立以黨參、黃芩、黃芪、柴胡、甘草、板藍根等為主的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3.5萬畝,其中種苗繁育基地0.2萬畝,使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