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配方肥 如何打造“升級版”?

   日期:2014-07-18     來源:中國農資網    瀏覽:184    評論:0    
核心提示:  2005年開始,國家開始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至今,已走過十年歷程,湖北的肥料利用率也由兩成提高到四成,居全國前列。

  2005年開始,國家開始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至今,已走過十年歷程,湖北的肥料利用率也由兩成提高到四成,居全國前列。但行內人士認為,這十年,只是我國配方肥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沒迎來真正的春天。那么,下一階段,如何打造配方肥的“升級版”呢?

  優化基礎工程—

  過好“測”字關實現土壤數據共享

  配方肥前提是“測”,土壤數據的測量,對于配方肥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是基礎工程。這個工程做不好,配方肥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行內目前諸多問題就出在這個基礎工程沒打牢上。如配方不準、效果不佳、資源重復、浪費等。“土壤性狀是變化的,數據也是變化的,測土需要隨時跟蹤這種變化。還有土壤分析要全面,不能只限于一項指標。很多公司都是自己測的,數據大多不全面,有一定的缺陷,而且不及時更新。”湖北洋豐副總經理李維峰透露。他說,洋豐跟中國農大合作,為保證測出的土壤數據的權威,公司每年要花500多萬元用于測土。

  現在測土非常不規范,也難有權威性。翔龍化肥有限公司王林當說,目前的情況是,同樣一塊地,這個企業測,那個企業也來測,不但是重復作業,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數據不一,配方也不一。有的企業甚至是裝模作樣去測量一翻,根本就缺乏測量的技術和實力。

  “公司與湖北省30個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市簽訂了合作協議,并投入80多萬配備了土壤肥力測試數據。不同的配方適合不同的區域、不同類型的土壤、不同的作物。”富來地金潤肥業有限公司姚立俊說,企業應在“測”在上狠下功夫,只有過好這個關卡,方能有效地配好肥。

  三寧化工等肥企希望各地土肥站能夠建立公開的信息服務平臺,共享當地的土壤數據。以便于肥料生產企業針對性的生產相應的配方產品。

  許多肥企呼喚管理部門統一協調,配備高效智能測肥機,在一定范圍內實現土壤數據資源共享。

  優化營養配置—

  念好“配”字經當好土壤營養師

  測土配方,就是要當好土壤營養師,讓土地真正做到缺少什么,就吃上什么,而且吃得營養又安全。然而,配得科學,配得精準,配得可口,可不是個容易做到的事情。

  據了解,目前配方肥存在概念不清晰,配比不科學,重化肥,輕有機肥等不良現象。

  “配方肥不能等同于復合肥,這么說吧,配方肥是中草藥,而復合肥是中成藥。復合肥沒準頭,缺乏精細性。現在很多企業生產的是復合肥,而非真正的配方肥。”一農資公司李總如是坦言。他說,如氯化銨,施多了,氯離子容易超標,過30就是超量,易引起作物燒苗。而配方肥可做到10個以下,不會有此現象發生。

  “企業大多還是注重無機元素的平衡,對有機養分關注不多。”武漢日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文對如何配方提出了新的見解。據其介紹,他們對武漢市設施菜田土壤的定點監測表明:通過這些年的配方施肥,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水平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有機質含量卻較之前降幅很大,有的區域有機質含量小于30g/kg的面積占90%以上,土壤退化呈加劇趨勢。因此,他建議,將地力提升作為配方施肥中的一項首選指標,綜合考慮有機營養和無機營養的配方量,改變重化肥、輕有機肥的觀念。

  而有的中小企業配肥工藝和水平根本達不了標,設備也跟不上,配制非常粗糙。今年第二季度農資監管結果顯示,好幾種配方肥質量嚴重不達標。大多是標注的成分不夠,偷減一個P、K這樣的成分,一噸肥至少可減少成本150元以上。

  而有的企業為了“搶錢”,采取的手段是瞎配多配,根本無合理性和科學性而言。“市場上的很多配方肥,實際效果差不多,但企業為了多賺錢,東配西配,目的就是把價格搞高,增加農民的負擔。”洪湖市春露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永前說,有些企業偏好造概念,而不是專注于生產優質高效環保的配方肥。

  肥料配比是否合理、科學、安全,是未來配方肥市場競爭的核心。這考驗著企業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的技術實力。

  優化服務工程—

  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的有效性

  美國的肥料利用率達到65%,我國只有35%,配方肥空間巨大。“測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唯一路徑,也是科學施肥發展的方向。”省農業廳副廳長徐能海說。

  配方肥要得到農民的認可,就要讓農民看到實際的效果:增產,增效,健康安全。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農業主體的大量涌現,這些種養殖大戶對肥料的需求量巨大,對服務需求更具個性化,希望肥企能“量身訂制”配方肥。

  “我們聯社在洪湖的種田規模大、沼液也多,企業可否考慮過來合作將沼液脫水變成顆粒有機肥?”有8萬多畝水稻種植面積的洪湖春露合作社,致力于種植再生稻、有機稻,自然青睞生物有機肥料。

  大冶侯安杰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侯安杰直言稱,現在的復合肥、配方施肥主要是在追求糧食產量,一味地要求增產,而忽視了糧食的安全和質量,“我們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得健康!”這個很有精神頭的侯理事長,對農作物的安全看得非常重。今年,他為了買到合意的生物有機肥,拿現金到山東一廠家直購了自家2000多畝地的生物肥。

  京山縣崢嶸農莊種植專業合作社劉若崢希望各級土肥站能針對規模經營的大戶農田進行全面的土壤分析,存檔并及時更新。

  現在,一些配方肥很難跟上這些大戶們的腳步。市面上一些所謂的配方肥不僅污染土壤,還難以實現增產,一斤尿素,以前能增產糧食30斤,現在一斤配方肥增產不了10斤。

  目前,配方肥價格相對來說,還是普遍偏高,農民接受不了。“希望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節約資源,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離真正的測土配方肥還有差距,真正的測土配方施肥包括有機、微量元素的,應該全方位謀劃一個施肥季節的整體測土配方施肥方案。”徐能海直言不諱。他說,我省正在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轉型升級,今后將以技術為支撐,以企業作主體,以農民為關鍵,以合作社為先鋒,盡快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