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正是綠化造林的好時節。連日來,在民權縣伯黨鄉花木種植基地內,周邊省、市、縣前來購置運輸花卉苗木的車輛絡繹不絕,新出圃的花木每天都被搶購一空。
近幾年來,該鄉花木種植面積已發展到7000余畝,占全鄉耕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還多。據統計,根據市場走勢,該鄉去年以種植綠化苗木為主,輻射紅葉李、大葉榆、櫻花、白玉蘭等10多個品種,年產各類苗木200余萬株。該鄉政府負責人介紹,隨著城鎮化建設規模的擴大,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多,苗木價格不斷上漲,種植花卉苗木的風險較低,尤其是綠化苗木。
目前,該鄉已成立了3家花木專業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 +基地+花農”的產供銷一體化格局。“成立了合作社,改變了以往花農單打獨斗,甚至低價競爭的局面,大家實行技術共享、風險共擔、利益互惠、合作共贏,靠種植花卉苗木掙鼓了錢袋子。現在俺鄉花木種植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花農有300余家。”該鄉印峰花木合作社理事長張印峰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