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西農民李生貴推出“棚地產”生產新模式

   日期:2014-07-15     來源:山西農民報    瀏覽:260    評論:0    
核心提示:  近日,記者獲悉長子縣丹朱鎮大李村實行的一種棚地產模式不僅解決了農民建大棚貸款難的問題,還解決了一些公司雇傭農民打工缺

  近日,記者獲悉長子縣丹朱鎮大李村實行的一種“棚地產”模式不僅解決了農民建大棚貸款難的問題,還解決了一些公司雇傭農民打工缺乏勞動積極性的問題,于是深入該村調查。

  “棚地產”模式就是農業公司集中出資承租農民的土地,并將土地建設成移動式蔬菜大棚,完善好基礎設施之后轉租給農民,并在農民的收益中獲得回報的一種模式。

  “棚地產”一詞是長子縣丹朱鎮大李村農民李生貴首創。李生貴是長子縣最早從事種植青椒的農民,被稱為“長子青椒之父”。在種植青椒過程中他發明了“生貴式移動大棚”。2003年他成立了長子縣生貴大棚技術推廣有限公司。富裕起來的他要讓建不起大棚的人也能富裕起來,他聯想到房地產,于是就提出了“棚地產”概念。他的公司出資100萬元,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里連片轉租了1000畝土地,全部建設成生貴式移動大棚,并完善了水、電、路等設施。農民承租建設好的大棚,不需要投入一分錢,直接進入生產。種植戶必須嚴格遵守公司“五統一”: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商標、統一防控、統一銷售。第一年,農民要向公司每畝交1000元種植押金(到不種植大棚時退還),銷售后上交5000元(大棚年收入1萬元—1.5萬元),第二年上交4000元,第三年上交3000元,第四年上交2000元。從第四年開始,農民每年除了交1000元的土地轉讓費以外,只向公司交1000元的管理費。公司負責園區管理工作。這種大棚管理物業化的理念,不僅解決了農民沒有資金也能致富的問題,而且也使公司+基地+農戶的結合更加緊密。

  據了解,在這一模式的應用推廣下,2013年,大李村形成“千人千畝大棚村”,直接帶動當地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