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膽子可是個寶哦,很多鄉親們都靠它發了財,今年我也種了10多畝。”3月24日,廣西百色市右江區龍景街道辦那懷村村民陸德均說,中藥材鴉膽子可是個寶,每畝產值可達萬元。近年來,右江區已種植鴉膽子5000多畝,這些農戶每年獲得5000萬元收入。
鴉膽子原本是一種野生名貴藥材,在百色多有生長。以前有群眾上山采摘變賣,但始終沒有成規模。幾年前,右江區黨委、政府引導群眾將深山里采摘的野生鴉膽果子育苗并種植成功后,群眾開始大面積種植該品種植。
為了引導農戶發展中藥材產業,該區臺了《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開展了多個藥材品種的馴化、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同時,通過“科技走基層、技術進萬家”“田間大課堂”等活動,邀請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藥材種植技術。除了鴉膽子,該區還大力發展種植了金線草、當歸、鐵皮石斛、金銀花等數十個品種的中藥材,拓寬群眾致富渠道。
“以前,很多群眾外出打工,土地撂了荒,如今種中藥材讓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右江區中藥種植戶楊秀晉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