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時時刺激著公眾敏感神經,也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其中“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暴露了畜牧業中的動物源性食品違法添加違禁成分的違法行為。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在調研中發現,盡管目前我國獸藥市場及使用已進一步規范,但獸藥行業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獸藥殘留問題尤應引起社會關注。
獸藥殘留是“獸藥在動物性食品中殘留”的簡稱,是指動物在使用藥物治療后,藥物的原形或其代謝產物可能蓄積、儲存在動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中。長期食用含有殘留藥物的動物源食品,會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
為此,耿福能建議:
一是將獸藥的注冊、申報、研發、生產及日常監督管理歸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一管理,從源頭上杜絕獸藥管理不善造成的食品安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就專門設立了獸藥中心,監管提供給食用動物的藥品,確保對人類的食物安全供應。
二是加大獸藥的研發力度,目前我國規模化獸藥企業較少,只有少數獸藥生產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獸藥研發投入嚴重不足。
三是加大對養殖戶尤其是農村散戶的宣傳,糾正其錯誤的用藥觀念,對散養戶進行養殖用藥培訓,建立第一責任人制度,強化法律法規的懲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迫使養殖戶加強自我約束,從源頭保障畜牧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預防獸藥不當使用及濫用造成的藥物殘留。
四是制定及完善獸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建立全國獸藥殘留監測體系,嚴守動物源性食品質量關。雖然2002年農業部修訂發布了《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規定了134種獸藥及其化學物質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的最高殘留限量,但在2009年時,對這些獸藥的殘留監測標準方法僅52個,其余超過60%的獸藥殘留檢驗方法尚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