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召開2015年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強調,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要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高度,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扎實做好農業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相關工作。
林芝玉米機播種 西藏自治區扶貧辦提供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今年是農業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工作的“落實年”,重點要把握好四點:一是充分認識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二是充分尊重當地縣情民情農情,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尊重民俗文化,謀劃符合當地實際的政策措施。三是創新理念,用規劃統籌各項工作,調動地方政府、農口部門、對口援助省份積極性,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發展。四是狠抓落實,細化工作措施,配備專門人員,調動多方力量,確保各項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據統計,目前西藏全區尚有32.7萬農牧民未擺脫貧困,仍是中國最大的集中連片貧困區域。數據顯示,2014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22026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6%,貧困人口占農牧區總人口的18.73%,貧困發生率全國最高。
2014年農業部采取有效措施,合力推進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工作,共累計安排14個片區各類中央資金約245億元,協調落實南疆肉羊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設施農業發展等農牧業發展資金,以產業培育為根本,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通過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農業,促進貧困地區、新疆、西藏等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同時,通過基地示范、科研合作、技術指導、人員培訓等方式,引進推廣農業適用品種和技術,培養農牧民和農牧業干部。以市場體系建設為重點,提升農民應對市場能力。通過舉辦展銷會、推介會、網上對接等形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確保農民收益。
2015年,西藏經濟增速目標繼續維持12%的高位。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廉湘民、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戰略研究所副所長何剛等專家認為,有中央投資和各省市支援,再加上西藏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加強,達到12%的高增速基本不成問題,這將加速西藏小康社會的進程。
西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廖貽東表示,中央和各省市對口援藏所帶來的資金、項目以及新觀念,有力提高了西藏自我發展能力,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進藏投資興業,單向援助正逐步向互利共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