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二銨春耕備肥進入收尾階段,基層市場也已經從南到北逐漸啟動。東北地區中,吉林、遼寧市場開局理想。出口方面,企業集港積極性較高,出口簽單增多,新訂單洽談持續進行。目前國產二銨出口主流到岸價480-490美元/噸。隨著海外市場需求逐漸顯現,國內企業出口力度也將持續增強,預計未來兩個月,國內、國際市場二銨價格將保持高位維穩態勢。
記者:從近期的采訪情況來看,目前國內春耕備肥陸續收尾,基層市場需求逐步展開,從企業角度來說,國內二銨大宗發運是否已經停止?
徐東奎:目前國內二銨廠家內銷走貨進入收尾階段,補貨不多,市場上已經沒有新的大訂單出現。湖北地區企業的國內發運仍在進行,西南、兩廣地區企業的關注重心已經轉移到出口市場。而細化到單一的企業,情況又各不相同。雖然二銨銷售的季節性非常明顯,但企業自我定位不同,銷售策略、銷售模式也有所不同。目前國內市場既有傳統的向大型經銷商鋪貨的銷售方式,也有發展深度營銷、向基層直供的銷售方式。對于前者來說,多數企業的國內發運已經或是即將完成。對于后者來說,貨物的發運要持續到4月底。
記者:近期國內部分廠家上調二銨報價,對市場有何影響?在企業逐漸將目光轉向出口的同時,國內二銨價格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徐東奎:目前國內基層市場需求表現良好,廠家調整報價體現了國內市場短期的價格走勢,也證實了2014年底我們對春季二銨市場價格走高的預測所言非虛。從公開信息來看,64%二銨東北批發價2950-3100元/噸,西北批發價2900-3100元/噸。湖北地區64%二銨內銷出廠報價2700元 /噸。西南地區64%二銨東北主流到站價格3000-3100元/噸。在內銷收尾階段,企業報價調整對市場的指導意義要大于實際影響。從企業角度來說,我們對春季市場始終保持樂觀,隨著用肥季節的臨近,國內二銨價格將保持高位維穩、穩中有增的總態勢。
記者:近年來國內肥料企業研發提速明顯,傳統肥料的改良是其中的一個方向。去年,六國控失型二銨市場成績搶眼,今年又有怎樣的表現?
徐東奎:控失型二銨是六國產品系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統二銨的升級產品,它的效果在國內市場上得到了認可。從今年春季的銷售來看,控失型二銨的市場在不斷擴大,市場的認知度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公司來說,新型二銨的出現一方面打開了基層市場的局面,實現了銷量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對企業產能的一種內部消化。人們常說國內二銨產能過剩,企業銷售壓力、生存壓力巨大,但對于如何破解,企業的理解各不相同。在我們看來,肥料產品的革新勢不可擋,傳統肥料的升級換代也必須進行。我們的產品在方便農業生產、方便農民使用的同時也能帶給企業更多的附加值、更大的利潤。當然,在產品更新之外,與之相匹配的銷售網絡也必須逐步完善。在這方面,國內很多二銨企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記者:國產二銨出口簽單如火如荼,企業集港也開始啟動。對于國內企業來說,今年的出口形勢有什么變化?國際市場又有哪些新特點?
徐東奎:目前國內大中型二銨企業出口簽單量較為充裕,集港增多,主流離岸價470-480美元/噸,到岸價480-490美元/噸。國產二銨的現階段的主要出口方向是印度、東南亞以及南美地區。從價格方面來說,東南亞以及南美市場的合同價要高于印度,雖然需求不能與印度相比,但萬噸級的訂單對企業來說也很具誘惑力。今年國際市場二銨需求預期要高于去年,同時國內出口政策的調整也鼓勵企業大膽走出去,兩大利好的結果就是今年國產二銨出口總量勢必有所增長。客觀的說,企業主動出口并非是因為出口利潤高于內銷,而是產能無法消化下的必然選擇。國內市場中,主動權在企業,國際市場中,主動權在商家。國內企業投身國際市場與外商艱難博弈,是產能過剩時代下的一條求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