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暖。進入2月下旬后,江蘇自南向北先后進入春耕時節。作為國內第二化工大省,江蘇的農化企業在總量規模、品種數量、產品質量上,均居于國內同行業較先排序位置,能全面滿足本省農業需求。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表示,春耕期間的化肥、農藥、農膜等主要農資生產正常,庫存充足,省內農化企業保障能力強大。總體來看,今年春耕市場有兩大特點,一是化肥需求增速有所放緩,二是農藥企業試水電商銷售。
化肥:
需求增速放緩
據了解,近年來江蘇化肥行業經過優化升級,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產品檔次相應提升,產品競爭力得到加強。省內有恒盛化工、靈谷化工、華昌化工、雙多化工等多家化肥重點企業。全省尿素總產能超過260萬噸,3家骨干企業分別為:蘇北恒盛化工90萬噸,蘇南靈谷化工80萬噸、華昌化工40萬噸。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全省化肥產量總計(折純)235萬噸,同比增速回落10.7%。該協會發展與運行信息處主任馬建平認為,經過連續多年發展,江蘇化肥業已達到較大規模,產量增速回落。這既說明本省農業對化肥需求已界峰值,持續增長空間有限;也說明過剩化肥出省遭遇的困難漸增,減量將成為主流趨勢。“但是江蘇農化企業對農業的優化保障能力不容置疑。”馬建平說。
據介紹,江蘇化肥業需求增速變緩,還有農業之外的原因。“農業用肥總量停滯,一方面反映出農田規模隨著基礎建設快速增加而縮減,對化肥需求出現下降;另一方面說明高含量化肥的使用空間進一步擴大,產生了一定減量作用;同時也折射出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發展,化肥利用率有所提高。”江蘇晉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殿富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
黃殿富表示,當前農業過度施肥,化肥利用率過低,如尿素有效利用率不足40%,造成嚴重浪費和一定環境污染,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所以,今后化肥企業對農業的保障,應當更加注重產品科技含量,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努力實現友好環境。”黃殿富說。
農藥:
電商躍躍欲試
2014年,江蘇化學農藥(折100%)產量總計99.8萬噸,同比增長7.3%,繼續保持農藥大省地位。在業內,擁有包括江山農藥、紅太陽、揚農化工、藍豐生化、利民股份等一批著名上市公司,顯示出強大集群規模;同時在農藥類別與品種上,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一應俱全,各種原藥和相應制劑品種繁多。其中,除草劑草甘膦,殺菌劑代森錳鋅,殺蟲劑吡蚜酮等,均為業內主力產品。
作為農藥大省,農藥企業一直都為本省農業提供可靠保障。今年年初,根據省植保站提供的早期預報,鑒于2014年暖冬情況,以及近期陰雨天氣較多,預計2015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的幾率較高。其中,小麥、水稻、棉花、玉米等病害發生將明顯偏多。于是,省內農藥企業依次盡早安排生產計劃,有針對性地做好了備耕備貨。
據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新安介紹,2月份以來,公司就陸續進入生產旺季,備足了各種原藥和相應40~50個制劑,確保農業使用。同時根據各地春耕先后和需求差異,有順序保障供貨。如蘇南地區開春早,主要提供貨源用于經濟作物,北部地區則有針對性地提供果樹“打干枝”所需藥物,用于殺菌、殺蟲卵,減少病害基數。
據介紹,今年春耕在農藥銷售方式上出現了些許變化,電商銷售開始躍躍欲試。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興林認為,憑借方便快捷和流通費用低的優勢,電商是未來農藥營銷、服務創新的必經之路,但不可能顛覆傳統渠道。
至于農藥電商能否快速形成氣候,成為主流交易,業內尚難形成統一認識。陳新安認為,農藥不同于日常用品,它需要有充分的技術配套服務,而目前電商對此還不能有效解決。他給記者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傳統經銷模式下,農藥零售商好比診所,可以向農民提供簡單的用藥知識和方法;大型經銷商就類同于醫院,能在為農民解決一些高難度問題之外,還能反饋許多市場信息;農藥生產企業就如同制藥廠,要根據市場需求,能夠及時研發新產品和對產品做出改進提高。
“我們認為,對于傳統農藥,因廣大農民對產品使用比較熟悉,可以嘗試先走電商路線;而對于技術含量高的品種,還是以傳統渠道為主。”陳新安告訴記者,目前許多農藥企業對電商的態度是:觀望但暫時不擁抱。
保供:
供銷物流金融聯動
據了解,今年春耕期間,江蘇有關部門聯動,確保春耕順利開展。據測算,全省化肥需求約150萬噸,而全省供銷社系統庫存各類化肥168萬噸,庫存各類農藥13339噸,貨源充足。其中,省內農資龍頭企業蘇農集團就儲備各類化肥40多萬噸,并依托全省2600多家加盟連鎖店的網絡優勢,全力滿足春耕生產需要。
物流業對農資運輸也是一路綠燈。連云港港加大調動運輸力度,專門開辟散貨碼頭轉運春耕化肥,在碼頭設立農用物資專用綠色通道,對春耕化肥“隨到隨報、隨報隨放”,做到“全天候、無假日”加急檢驗通關,確保周邊地區農民春耕不誤農時。
各地金融系統也為農資提供資金支持。如農行泰州分行把做好春耕金融服務作為當前服務“三農”的中心任務,及早制定信貸投放計劃,并主動對接農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滿足他們購買農資的資金需求。截至2月末,該行發放春耕貸款1.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