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多扶村有8000多畝菠蘿地,種上菠蘿已有20多年的時間。由于長期種植菠蘿,造成地力貧瘠,產量低,且菠蘿每畝種植成本高達7000元,每斤賣價1元左右。“如果17畝菠蘿地今年還是種菠蘿,純收入可能只有2萬元。”龍田燕說。
“我們選了菠蘿地、水田和旱地三種類型試著改種圣女果,發現菠蘿地結的果不僅個頭大還特別清甜。”走進龍田燕的5畝圣地果實驗田,只見一壟壟架子上掛著滿滿的圣女果,成熟的果子鮮紅欲滴,滾圓滾圓的,稍低的藤蔓上青色的果子緊跟其后。
“今天早上剛摘了一批,今年賣價每斤在3元左右,雖然比往年低,但每畝投入成本只有3000元,每畝產量大概在3000斤,扣除人工成本,5畝圣地果能有1.5萬元的純收入。”龍田燕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改種的12畝黃燈籠辣椒每畝產量也有4000斤,成本每畝也是3000元,純收入能有6萬元。
雖然種植菠蘿成本高收益低,但多年的種植讓很多村民難以放棄,且菠蘿地改種圣女果、黃燈籠辣椒能否成功存在顧慮,和龍田燕一起今年嘗試改種的人并不多,全村改種的面積加一起僅120畝。不過隨著龍田燕改種成功,不少村民也動心了。“今天早上就有好幾個村民來田地里來看,都想著要改種。”龍田燕說,現在村里種植面積小,都要自己運到陵水的收購點去賣,以后種植面積大了,就能吸引收購商到村里設點直接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