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糧食產后減損綜合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期:2014-07-10     來源:農業部    瀏覽:145    評論:0    
核心提示: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實現糧食產量十連增。但是,由于糧食產后干燥儲藏方法原始、設施簡陋、工藝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實現糧食產量“十連增”。但是,由于糧食產后干燥儲藏方法原始、設施簡陋、工藝落后,每年農戶糧食產后損失約7%-11%,不僅影響了糧食有效供給和農民增收,還威脅到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解決我國糧食產后儲藏干燥技術落后等問題,農業部于2010年啟動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適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研究與示范推廣項目”,開展適宜不同區域的水稻、小麥、玉米和馬鈴薯產后初加工技術設施裝備研發和推廣。
 
  該課題立足產業實際,著力推進技術裝備創新、標準建設和示范推廣。共研發了“組掛式玉米自然通風干燥倉”、“負壓式小麥清雜機”等儲糧設施裝備16套。制定了《馬鈴薯貯藏設施設計規范》等國家或行業標準8項,編寫了《馬鈴薯貯藏防腐劑使用工藝技術》等儲糧技術規程30項。取得了《遞級式中小型倉內抽吸換氣除濕降溫通風系統》、《履帶式糧食清雜機》等專利授權22項。建立了各類儲糧技術集成示范點38個,培訓農技人員和農戶2020人次。開發的“組掛式玉米自然通風干燥倉”利用東北地區特殊地理氣候條件,通過倉內布設風道和機械倒倉處理,實現了高水分玉米的自然通風干燥和長期儲藏。較“地趴糧”相比,防霉防鼠效果好,可降低5%產后損失,與烘干后儲藏相比,既節約人力成本,又節約能源消耗。該類倉型已在吉林、黑龍江多地實現整村推廣,受到農戶熱烈歡迎。根據農戶小規模存糧特性需求設計的保溫氣密小麥貯藏倉,配備相應的清理、提升、監控、保溫氣密等技術,既保證了小麥貯期品質,又極大降低了設施和管理成本。該倉型在山東章丘小麥種植合作社示范3組,當年存貯小麥36噸,8月入倉11月售出,農戶增收11520元。開發的標準化馬鈴薯儲窖,充分利用了我國馬鈴薯北方主產區的自然條件,以成本低廉、零污染零排放的自然通風儲窖為基礎設施,配備相應管控技術和輔助設施,實現了馬鈴薯安全越冬貯藏。2013年內蒙古化德縣試點貯藏馬鈴薯3600噸,貯藏增收610萬元,收益較往年增加2.24倍,不僅有效改善了當地農戶馬鈴薯貯藏條件,而且還推進了當地馬鈴薯淀粉加工項目和產地批發市場建設。
 
  該項目以服務農民為重點,注重技術集成和信息化建設,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的生產規模和技術需求,推進糧食“干燥+輸送+貯藏”模塊化技術裝備集成,開發了不同技術集成模式的糧食產后烘干貯藏處理裝備,并將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引入農戶儲糧環節,開發糧食貯藏信息監測及遠程控制系統,對不同糧食貯藏環境進行實時智能分析,控制環境參數,指導農戶科學儲糧,達到了“當年建設,當年受益”的良好示范效應,具備了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示范的條件。該項目的成果對進一步提高糧食產后減損水平,全面推進糧食產后減損技術設施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