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芹菜、油菜、茼蒿……”站在鐵西區平西鄉條子河村種菜大戶金明的日光溫室大棚里,滿眼綠意的果蔬透出勃勃生機,剛剛完成今年春季頭茬黃瓜、西紅柿育苗工作的農民們又開始忙著豆角和包菜等品種的育苗,棚內處處繁忙景象。
已有20多年種菜經驗的金明從最初的3座蔬菜大棚開始,通過種菜發家致富,如今他不僅擁有15座現代化的日光溫室大棚,而且還帶動了周邊農民共同發展棚膜經濟,使得條子河村先后建立起1000多座蔬菜大棚并成為遠近聞名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
“反季節蔬菜在冬季尤其是春節期間暢銷,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金明告訴記者,“今年是個早春,下步緊接著就是種苗工作,等到4、5月份,這一季的青菜就要開始陸續上市了。”
不僅如此,金明在銷售過程中發現本地青菜產量較低,導致不少外地青菜逐漸進入四平蔬菜市場。“我打算籌集資金再建一座日光溫室大棚,這樣等到11月份的時候,自家的反季節青菜就能進入市場銷售,預計收益會很不錯。”金明說。
面對一棟棟不斷擴建的溫室大棚,繁重的育苗工作無疑成為菜農們面臨的最大難題,但金明并不擔心,“鐵西區蔬菜園藝特產管理服務中心專門組建了工廠化育苗公司,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大批量育苗,在種菜繁忙的時候為我們菜農減輕了不少負擔。”金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