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是合肥苗木花卉產業的起源地,也是主基地。近年來,伴隨著合肥大規模植樹造林的開展,尤其是通過招商引進企業、大戶參與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給當地苗木花卉產業帶來了全新的活力,有力帶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3月,是一年之中苗木交易最旺盛的季節。在肥西中國中部花木城,苗木商人將自己最優秀的苗木品種擺上前臺,接受來自全國各地客商的挑選。進進出出的車輛、買賣的商討聲,其熱鬧程度毫不遜色于市區的建材市場。60多歲的王光明是肥西三崗村的苗農,從事苗木生產銷售30多年。近期他平均每天都有上千棵的苗木銷量,在忙碌中享受收獲的喜悅。
談及苗木花卉市場近年來的變化,王光明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以前的苗子好賣,隨便什么苗都能賣掉。現在不行了,采購的企業都要求苗子看相好、規格統一。”為此,王光明的苗木基地現在開始了機械化耕作,對幼苗的品種和品相都精挑細選,并開始網上銷售,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王光明的感受是肥西乃至合肥苗木花卉產業變化的縮影。
在全市造林綠化中,我市鼓勵各類主體平等參與、公平競爭,充分尊重它們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經營自主權,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大戶參與,并成為造林綠化的中堅力量。它們帶來的不僅是造林面積的擴大,其先進的經營模式、種植方法、管理經驗,也在“生根發芽”,極大地帶動了合肥苗木花卉產業的標準化生產。
在土地整理上一律深翻、開溝、打凼,在種苗選擇上統一選購同等大小的高檔景觀苗、大規格苗木,在栽植管理上統一標準栽植、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先進做法已經迅速推廣開來,正悄然改變著合肥苗木花卉產業的“弱、小、散”形象,帶動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據悉,目前合肥苗木生產面積已達85萬畝,年銷售額突破35億元,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水平明顯提高,苗木產業提檔升級步伐明顯加快,并且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