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將依靠科技進步,進一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市場競爭能力,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
構建“一主多元”的農技推廣體系。實施20項農業重大技術推廣計劃,引導科技與產業、專業與農戶對接。打造10個省級“五有”鄉鎮農技推廣綜合服務示范中心,實現“五有”鄉鎮農技推廣全覆蓋。建設100個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培育1000個農業科技核心示范戶。培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培訓基層骨干農技人員1000人。
發揮系統站所的科技推廣作用。現代種業方面,啟動“縣域品種布局精準化”工程,實施“縣域種子市場秩序”評價活動,組建育繁推一體化種子公司,開展種子“雙打”專項行動,確保生產用種安全。耕地保護方面,免費為100萬個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絡,抓好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建設。農業植保方面,加大農業病蟲疫情監測,主要農作物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下。林業技術推廣,抓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強野生動物、濕地公園、林木種苗管理,加快果品示范園建設。漁業技術推廣,推行現代漁業養殖模式,抓好水生動物疫情監控。其他站所,要圍繞全市農業重點,在技術推廣服務方面邁上新臺階。
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加強認定管理,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培訓力度。實施農廣校“半農半讀”中等學歷教育,探索第三方社會化培訓機制,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體系。全年農業職業技能培訓、農業創業培訓2萬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創業的新型職業農民。
加快農業信息技術應用。實現農業服務熱線、惠農政策發布、農情信息發布全覆蓋,實現網絡遠程農業監測、會商及控制管理。大力拓展農業電子商務,實現傳統經營方式與現代電子商務成功對接。重點加強物聯網為重要標志的農業智能系統的試驗示范,實施多層級的農業智能運轉模式。今年,每個縣(市)、區都要建設3個以上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點,以點帶面,擴大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