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農村重大改革試點方案破繭而出,“三農”發展延續好勢頭,離不開黨和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梳理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政策及落實情況,從中感受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堅強后勁。
農業投入繼續加力
【報告摘要】要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農業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
【政策進展】去年春耕期間,中央財政撥付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去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237.5億元,同比增加20億元。2014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
目標價格試點啟動
【報告摘要】探索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
【政策進展】去年在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省啟動大豆目標價格試點。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棉花目標價格,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啟動,截至去年12月底,新疆棉農已領到了第一批補助款。
“三塊地”改革開始試點
【報告摘要】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政策進展】去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明確提出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12月31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國選取30個左右縣(市)行政區域進行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