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滿洲里海關統計,2014年滿洲里口岸鮮、干水果及堅果(以下簡稱“水果”)出口12.7萬噸,價值7.5億元人民幣。
出口水果品種主要為柑橘、蘋果和鮮梨,主要出口至俄羅斯,少量出口至白俄羅斯。出口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下半年累計出口9.2萬噸,占全年果菜出口總量的72.4%。
俄羅斯反制裁抵制歐盟國家農產品,為中國水果出口帶來商機。歐洲大量的果蔬、奶制品、海鮮、肉類被俄羅斯拒之門外,中國公司無疑將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歐盟此前估計,俄食品消費對外依存度高達35%,食品禁令將對俄羅斯經濟造成230億歐元的損失。由于進口貨源收窄,俄羅斯境內食品供應量縮減,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食物價格也在上漲。濱海邊疆區從中國進口的蘋果價格漲了三分之一,肉類漲了26%,魚類漲了40%。
俄羅斯一方面存在巨大的果菜供應缺口,另一方面因自然環境及勞動力缺乏等因素制約,果菜產量并不理想。俄羅斯是歐洲水果和蔬菜的最大進口國,2013年從歐洲進口額高達26.7億美元,從波蘭進口水果4.97億美元,是水果進口總量的7.8%,波蘭超過三分之二的蘋果出口市場在俄羅斯;比利時四分之一的水果出口依靠俄羅斯市場。禁令頒布后,在對俄進口影響最大的水果中蘋果首當其沖。南美對俄羅斯最大出口國智利表示,本季水果庫存已無法滿足俄羅斯市場增加的需求,為彌補果蔬市場缺口,蔬菜和水果的年總需求量分別為1600萬噸和1100萬噸的俄羅斯將把目光投向西方國家以外的地方尋求供應。面對俄羅斯果蔬市場巨大的空缺,中國的蘋果、梨等品種與俄羅斯市場傳統的品種相同,符合俄羅斯市場的口味要求。中國果蔬產品在俄羅斯市場的份額和價格都將有提升的潛力。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水果加工品占總出口量的比重較小,規格化、標準化生產剛剛起步,果蔬外觀和外在品質等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有國際競爭力的商品比重小。而且儲運設備落后,導致損失比重大。世界各國為促進本國農產品出口,都會普遍采用農業保護政策,或者輔以高稅率,或者輔以配額限制,致使農產品出口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出口農產品的成本。
對此,滿洲里海關建議有關部門和企業:一是引導水果種植向集約化、產業化發展,通過產業化提高科技含量,建立出口水果的物流供應鏈條,搭建物流專線,降低物流成本;二是發展水果種植基地,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三是加快推進水果種植和加工與國際標準接軌力度,將水果種植、加工企業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節約企業成本,另一方面使水果的種植、加工、運輸等環節可析、可控、可管,提高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