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部門預測,滕州市將迎來升溫,升幅將達2—6℃。未來10天,全市南北風交替頻繁,無明顯降水,氣溫預計將比常年同期偏高1-2℃。結合天氣情況,為使春季漁業生產工作開好頭、起好步,滕州市水產局迅速行動,周密部署,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及時靠到養殖戶、池塘邊等養殖生產一線進行技術指導、發放春季池塘管理明白紙等一系列活動,做好春季池塘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春季漁業生產各項工作已陸續展開,為水產養殖的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早清塘。春節前后成魚干塘捕撈后魚塘清塘消毒的大好時機。放養苗種前,應放干池塘水,清除塘內黑色淤泥和雜草、野生雜魚,讓陽光曝曬池塘,平整塘底,修補加固池基,疏通排灌溝渠,每畝用150公斤生石灰兌水化漿全池潑灑。7~10天后注入新水。
二是早投放。清塘7天后,可投放魚苗。 選好苗種投放是奪取全年漁業生產豐收的基礎,優化品種結構是實現漁業增效的重要措施。在春放工作中,魚種必須進行嚴格消毒,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投放魚種應選擇在溫度不太低的晴天進行,溫度過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凍、刮風天氣容易凍傷魚體,不宜放養,以此提高魚種成活率。
三是早投餌。當水溫上升到8—10℃時,魚類開始攝食,且攝食量隨著水溫的升高而逐漸增大,應及早投喂。日投量以魚體總重的1%逐步增加到3%。每天各1~2次。畝施優質有機肥料1000公斤,或配合施用5公斤無機肥料。魚種投放后還應根據水質變化及時進行追肥。
四是早防病。春季是水霉病、寄生蟲病等病害高發的季節。要及早采取預防措施,把疾病控制在初始階段。病害防治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積極推廣健康養殖模式,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