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貴為東北珍寶之一的梅花鹿,正以百姓易于接受的形式挺進市場,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吉林省是梅花鹿資源大省,全省梅花鹿飼養量達40多萬只,存欄量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養殖梅花鹿的鹿茸、鹿骨等產品一直被視為東北珍品,營養價值豐富,具有極高的保健食品開發價值。
然而,長期以來,受“禁止使用人工馴養繁殖或人工栽培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作為保健食品成分”這一規定的限制,養殖梅花鹿產業發展一度陷入停滯。近年來,雖然相關規定做出了調整,但鹿茸、鹿胎、鹿角、鹿骨等最核心、最有價值的部分仍被禁止用于保健食品。
記者走訪部分梅花鹿養殖戶和相關企業發現,受此規定影響,本應成為地方特色經濟的養殖梅花鹿產業,只能在土特產、制藥等“圈子”里謀得一些空間,在百姓日常生活最常接觸的食品和保健食品領域一直無法“施展拳腳”。
為了突破發展瓶頸,吉林省食藥監、衛計委、科研院所和高校等部門反復調研論證,并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2014年10月2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下發通知,明確:“允許養殖梅花鹿及其產品作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這對于養殖戶和企業來講,無疑釋放了企業的發展活力,激發了養殖戶的發展動力。
吉林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瓶頸問題突破僅僅2個月,已有企業和科研單位申報了10余項含有養殖梅花鹿產品作為生產原料的保健食品項目,產業發展勢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