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我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做大、做優、做強中藥材產業,近日,我市決定成立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此舉將為我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我市中藥材資源條件優厚,目前已查明的藥用野生動植物資源640多種,其中名貴藥材20多種,產量質量均居河北省首位,市場聲譽良好。近年來,我市為發揮這一特色優勢,下大力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
2014年,我市爭建省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15個。日前,河北省財政廳已下達省級獎補資金,截至目前,我市累計爭取全省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創建獎補資金750萬元,其中一檔5個共計275萬元,二檔5個共計250萬元,三檔5個共計225萬元。
中藥材示范園項目的實施,通過藥農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對接、訂單生產等形式,打造一批“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施藥組織化、經營產業化”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每畝收益比傳統的玉米增加1000元,對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4年,我市爭取到的15個省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創建項目以農業合作社或公司為實施主體,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的創建模式,由豐寧、圍場、隆化、灤平、平泉5個縣的15個農業合作社或公司承擔示范園的創建任務,每個示范園種植面積均在千畝以上,創建藥材品種有黃芩、黃芪、苦參、桔梗、射干、牡丹、枸杞、板藍根、防風、白芷、黨參、柴胡等。至此,我市省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已達到35個。
近年來,我市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中藥材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截至2014年底,全市中藥材人工栽培面積達到47.8萬畝,同比增長12%,總產量達8.46萬噸,銷售額12.5億元,種植面積繼續居全省首位。
積極建設隆化、寬城、平泉等中藥材重點縣,靠典型引領中藥材產業發展。通過典型帶動,在我市初步形成了三大種植帶,一是北部種植帶,以圍場、豐寧、隆化縣為主,主栽品種有黃芩、苦參、桔梗、黃芪等。二是中部種植帶,以灤平、平泉、承德縣為主,主栽品種有黃芩、桔梗、防風、五味子等。三是南部種植帶,以寬城、興隆縣為主,主栽品種黃芩、柴胡、丹參、北豆根等。同時,調結構轉方式,中藥材綠化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舉措。在全市重點旅游線路及高速沿線加大中藥材的種植,主要以紫蘇、桔梗、芍藥、玫瑰為主。通過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合理確定種植品種,提高中藥材成活率,達到既改善生態環境,又促經濟發展的雙豐收。
我市還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增強中藥材產業發展后勁。目前,全市中藥材生產、經營企業27家。其中中藥制造骨干企業10家,企業總資產近9億元,形成以承德頸復康藥業、御室金丹藥業、天星制藥等為龍頭的現代中藥制造產業,建立了集生產、種植、科研、物流、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中藥產業體系。建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0余個,并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開展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對全市中藥材栽培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