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2014年度扶持資金已經下達。
230萬元扶持荔枝加工流通項目
去年,荔枝龍眼產業化發展引起多位市人大代表的關注并提出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將陳燕雄等代表提出的《關于打造我市荔枝龍眼品牌文化推進荔枝龍眼種植、加工、營銷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議》和陳廣文等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力度扶持荔枝產業的議案(議案轉建議28號)》合并列為重點建議。
在市人大推動下,惠州印發了《惠州市關于加大扶持力度構建荔枝龍眼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重點建議工作辦理方案》,決定從2014年開始,連續5年,市財政每年安排400萬元資金扶持荔枝龍眼產業發展。
根據市農業局種植業科提供的資料顯示,經過對各縣區申報扶持項目的專家評審、現場答辯等,最終確定了2014年度400萬元資金的扶持對象和范圍。
“重點扶持荔枝加工流通項目,以期突破區市荔枝龍眼產業銷售市場引起的瓶頸問題。”市農業局種植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部分扶持資金為230萬元,扶持廣東禎州集團等企業(合作社)等共5家,在惠東、惠陽、博羅等荔枝中心產地均有荔枝加工流通的扶持。
除了對加工流通項目的扶持外,首批扶持資金還分別投入到提高技術、打造品牌、保護老樹資源方面。其中,技術推廣和標準化種植扶持資金40萬元,扶持帶動性強的合作社4個;宣傳推介20萬元,扶持合作社等3家,打造“羅浮山”牌等品牌;在惠陽、惠東、博羅主產區開展老樹資源保護等。
去年一家企業就實現網銷60萬斤荔枝
對于扶持方向,市人大代表陳燕雄提出,要從技術、深加工、打造品牌文化和建立專業合作社組織的角度進行扶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是基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提高果能技術,實現標準化生產,發揮惠州荔枝無公害產品或綠色食品等在果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優勢和示范效應,能提高惠州荔枝整體素質和效益。而加強惠州荔枝品牌的打算和荔枝文化的宣傳對銷售也大有益助。
1月29日,記者采訪了2個荔枝龍眼深加工龍頭企業,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第一年扶持加工流通項目的方向是正確的。
“我們工廠已經投入了幾千萬元,未來發展最終目標是,從1萬噸擴大到10萬噸,擴大后,果農基本就不愁賣了。”薛子光是廣東禎州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稱,深加工才是出路,荔枝深加工產品要有高品質才有高價值,例如荔枝醋、荔枝酒、荔枝冰酒、荔枝白蘭地、荔枝月餅,都能實現季節生產、常年消費、惠州生產、全球消費。
惠州市四季鮮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國豪也認為,深加工是解決荔枝保存難的關鍵,也是貫穿整個荔枝產業現代化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而流通則是實現生產價值的渠道。他透露,2014年,惠州農產品電商發展探索出了一條較為成功的銷售道路,他的企業通過與順風合作,當年實現網銷荔枝60萬斤。“網購退單率不到萬分之一,而我們所了解到的,增城茂名退單率是約3%。”
企業更希望得到政策扶持
對于現在直接給資金扶持的方式,兩個龍頭企業又另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企業的深加工項目獲得了90萬元的扶持資金。”薛子光說,這對于投入上億元的企業來說,能產生的效益并不算多,他希望政府能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深加工行業流動資金占用的時間較長,如果在銀行貸款政策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扶持,我就能撬動1億幾千萬的流動資金,得到這筆錢就可以用于多采購果農的果實。”
他同時希望,今后政府扶持能在惠州荔枝品牌和文化上下工夫。“做廣告成本不低,而且單獨一家企業去做廣告,只對一家企業有益,但如果政府從文化層面去加大宣傳,整個惠州荔枝、龍眼行業都可獲益。”